常州金坛区非遗撂石锁、蛋雕技艺走进五叶小学 

时间:2021-12-01 08:49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为了丰富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广大学子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11月29日下午,金坛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的老师们组织开展了“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

撂石锁

撂石锁是武术功法运动的一种,也称为“石锁功”。据传,撂石锁产生于唐宋时期,元代以来为开封回族子弟所喜爱,他们习武必练石锁功。清道光年间(1821—1851),以东大寺为中心的回族练武习艺热情高涨,撂石锁项目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展。

操练石锁花样变化无穷,大类可分为翻花、接花、组合套花。翻花有:手花、打头花、托底花、云花、横推锁、横翻锁、拨浪鼓等。接花有:石锁上拳、上肘、上三指、上头顶、托塔、抱印、挂印、手托元宝、脚踢花篮、过桥、三指卧鱼等。按形态和肢体舒展程度又可分为小花和大花。大花在石锁翻转抛接运动过程中配以腰腿身行步法等肢体动作组合而成,特点是动作幅度大方、舒展、惊险。双人组合演练分为单锁传接和双锁传接。按照统一套路还可进行集体演练。

习练石锁时要求发力科学,眼力灵敏,身体灵活,手感到位,要做到“高、飘、稳、活、巧”,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习练石锁有助于培养毅力胆识,增强肢体协调能力,长期习练可以修身养性、益智强身。石锁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给人以健与美的艺术享受。

蛋雕

一颗生鸡蛋来到世界上有几种命运?被蒸了?被煮了?被煎了?大抵如此,不过是壳碎随风吹、零落碾成尘。它还能开出花来?今天我们找到了答案。

蛋雕,刀尖上的诗情画意,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蛋壳本身质地细腻,晶莹如玉,通过在飞禽类蛋壳上绘画与雕刻展示各种精美的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收藏价值。

感谢金坛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的老师们带给“五叶少年”全新的体验,让五小的“叶子们”和非遗文化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为“五叶少年”的成长着色。我们将继续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常州市金坛区五叶小学)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