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保护和传承 赋予非遗文化时代活力
11月24日,新华社四川分社一行来郫都区调研“非遗文化”开展情况,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安靖街道蜀绣公园,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七彩绣坊、绣咖啡、蜀绣学院、蜀绣创意中心等,深入了解蜀绣发展历程、蜀绣技艺、蜀绣产业现状,欣赏蜀绣作品,并表示对蜀绣有了新的认知,领略了蜀绣这一传统而又精美无比的独特艺术魅力。
昔日稻蒜轮作的“土”味儿乡村自打与艺术邂逅,德源街道唱响了农商文旅“四重奏”,调研组一行在实地参观东林艺术村、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等点位后,对德源街道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外兼修”和利用林盘与科研机构有机结合的创新做法表示肯定。
酱园、鞋垫、豆瓣……一家接一家的传统手工作坊,遍布唐昌镇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的街道两旁,令调研组一行目不暇接。参观每个作坊的工艺产品和生产过程,现场感受浓郁的川西传统文化风韵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随后前往精彩战旗展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的足迹,让调研组深入了解了战旗村土地经营管理模式、集体经济建设和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传承人、保护单位负责人关于非遗项目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传承现状等相关情况介绍,全面分析蜀绣、稻渔立体种植、唐昌布鞋等非遗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产品结构、市场认知度等核心要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制定非遗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培训,着力强化品牌引领;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赋予非遗文化时代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学习非遗技艺,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并且得到可持续发展。 (记者 何曼青)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