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积极探索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道路 

时间:2021-11-23 20:4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近年来,天台县积极探索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道路,加强文教融合,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提升素质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家乡爱非遗的热情,结出了累累硕果。日前,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天台县教育局联合发文,公布首批“非遗传承特色学校”,天台中学等23所学校榜上有名。

此次命名的“非遗传承特色学校”中,有的已经列入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和地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和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有的已经多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如鹤楼小学将“皇都南拳”列入教学课程,连续开展传承达15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皇都南拳”新人,2013年,该校被命名浙江省第二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又如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充分挖掘天台的非遗资源,将寒山拾得传说、天台剪纸、天台漆艺、天台清水荷花印染技艺等非遗项目纳入教学课程,开发出非遗校本教材,其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于2017年被评为省特色优势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在校学生达822人,为当地传统技艺的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再如街头镇中心小学将寒山拾得传说、天台道情等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重要内容,请传承人到校传授,编写非遗教材,并建立“寒山文化长廊”、“寒山拾得传说陈列馆”,2018年,该校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还有三合镇苍南小学、街头镇中心小学、天台小学、白鹤镇中心小学、天台县实验小学、赤城二小、天成职业技术学校、平桥镇新中小学、坦头镇中心小学、赤城小学、石梁学校、坦头中学、育青中学等,都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推进文教有序融合。

天台县“非遗传承特色学校”的命名,既是对“非遗进校园”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各非遗传承学校工作的鼓励,必将更深入、更有效地推动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工作。接下来,天台县将进一步围绕和合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教融合,使学校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达到学校教学与非遗传承的“双赢”。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