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西周下沈幼儿园亲子非遗体验活动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儿童是这种文化延续的最初受用者,为了让幼儿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非遗传承人张老师和白老师来我园指导中大班亲子体验风筝制作和扎染。
亲子浓情绘纸鸢
1. 初识风筝
非遗传承人张老师展示出一只只精美的风筝作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张老师通过精美的课件讲述了风筝的故事、故事及作用和种类。
2.大手牵小手,巧手制风筝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分工合作,建轮廓、画封面、糊风筝、绑提线。通过老师的巡回指导,一只只可爱的风筝在孩子们的手里成型。
亲子制作时间
3.忙趁东风放纸鸢
制作完成,孩子和家长们来到了操场上,将风筝放飞在操场上空。
· 大班老师的话 ·这节特别的风筝制作课,拓宽了学校家长开放日的教学课堂,家长和孩子们有了更好的互动空间。同时也将非遗文化植入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使其得以传承。
大班家长的话
第一次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特别的有趣,很感谢幼儿园提供的这样一个机会,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非遗文化,感觉很特别。
大班小朋友的话
我感觉和妈妈一起做风筝特别有趣,我还想以后跟爸爸一起做风筝,一起来幼儿园参加活动。
魅力草木染初体验
1. 草木染是什么?
草木染,也叫植物染,采用天然植物、中药材、花卉、蔬菜、茶叶制成染料,为织物染色。
白老师告诉我们,不同的植物可以染成不同的颜色,还为我们展示了具有象山特色的草木染作品。她为家长和孩子们介绍了草木染的扎染步骤,以及几种常见的扎染方法。
2.亲子合作,体验扎染魅力
在白老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动手尝试,用橡皮筋、夹片、木夹等工具进行扎图。
然后将扎好的布放进清水里浸泡,孩子们手里拿着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
等布充分浸泡完后,将它放进染缸里进行浸染,布的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第一次浸染后的布,要放在通风处进行氧化,黄绿色逐渐变蓝,再次重复浸染和氧化,再进行拆洗,我们就得到了漂亮的一块布,每个人染出来的布都各不相同,有着独特的魅力。
3.回顾活动,感受非遗魅力
中班老师的话
初次接触草木染,才发现其魅力之大,本次亲子草木染体验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体验了草木染的操作工艺,感受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厚重。
家长有话说
这次体验很特别,我第一次和孩子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感觉很有意义,我今天都是让孩子自己去扎,去浸泡的,染出来也很漂亮。
小朋友的话
我今天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吃的洋葱也可以染颜色哦,我还和爸爸一起染了布,它还会变颜色,好神奇。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