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群众艺术馆“非遗(戏曲)进校园”走进红旗街小学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11月12日,市群众艺术馆赴红旗街红军小学开展“非遗(戏曲)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别称‘梆子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乐曲属板腔体结构,按板类共分六种……”活动中,市群众艺术馆戏曲干部、文化志愿者张晓莉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学生们介绍了戏曲基础知识,通过剧情介绍、曲段赏析、戏曲常识普及、经典唱段教学、戏剧程式化动作模仿等教学环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寓教于美,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与好评。
红旗街红军小学百余名师生兴致盎然地参与了戏曲传习活动,学生们认真聆听,对传统戏曲文化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上台,亲身体验,零距离感受戏曲的表演之美。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广大师生了解了戏曲常识,亲身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近年来,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开展戏曲、非遗等传统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馆内各门类专家、文化志愿者先后深入七一路小学、朝阳实验小学、裕丰园小学、文家明德小学、市一中、耀州中学、同官高级中学、锦绣园小学等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传习活动。截至目前,已为全市5000余名师生讲授传统戏曲课。
戏曲进校园为学生架起了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孩子们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从而不断助推青少年全面发展。(朱元奇)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