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进漳纪念馆举办文物消防安全大讲堂 

时间:2021-11-10 08:43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红军进漳纪念馆

文博单位火灾数据

据中新社记者2019年4月18日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近十年来,全国共接报文物古建筑火灾392起,直接财产损失2808.9万元。

从火灾的成因来看,其中30.2%为电气原因引起,19.8%为用火不慎,玩火、吸烟各占5.3%,放火占5%,生产作业占2.9%,自燃占1.9%,雷击占0.8%,原因不明确的占8.5%,其他原因占20.4%。

回顾过去近十年文物古建筑火灾,比较突出的是: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过火面积近百亩,烧毁房屋242栋;贵州黔东南州报京大寨火灾,烧毁房屋148栋,使300多年的侗族村寨核心区域化为灰烬;2015年云南大理州拱辰楼火灾,使600多年历史古迹全被烧毁。

文物古建筑存哪些问题隐患?

文物古建筑存在的突出问题隐患有建筑耐火等级低、用火用电不规范、消防设施设备缺失等,甚至部分单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人员不在岗、巡查不及时,消防工作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状态。

如何解决隐患呢?

①提升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提升;

②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可依托第三方维保检测服务机构实现全面检查,定期维保无缺漏;

③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可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实现知识无盲区;

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定点打卡,定期检查,专人负责,完善达标工程建设。

有没有免费的学习平台呢?

快看下方

文物消防安全大讲堂公开课

消防器材小科普

关注居安 平平安安

文博火灾防范秘籍

现代建筑博物馆的火灾危险性

现代建筑博物馆一般都是功能复杂,建筑面积大,有的设有共享空间,空气对流快,易造成火势快速蔓延扩大。多数在装修、装饰中采用大量的胶合板,木工板、壁纸、地毯等易燃、可燃材料。不仅增加了火灾荷载,而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影响人员疏散和灭火。

藏品和展品的火灾危险性

博物馆内的大部分藏品和展品本身就是易燃、可燃的,如丝、麻、皮毛、古旧图书字画、动植物标本等,经长期存放,遇火极易燃烧。有的展品和藏品本身虽然是不燃或难燃的,但其收藏和陈列时使用的箱、框、架和包装衬垫的木丝纸条、棉花、泡沫等都是可燃物。

电气设备的火灾危险性

博物馆内安装有大量照明灯具、音响、闭路电视、电动模型等,使用的变压器、电阻器、继电器和电气线路较多,尤其是在临时展出期间,用电增多,负载突然增大,易引发火灾。

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

博物馆在加工修复文物、施工、维修、及展出筹备期间,常需进行油漆、喷漆、电气焊作业,使用大量可燃材料和油漆、稀料、酒精灯等易燃易爆化学品,易引发火灾。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和旅游活动场所人员集中而且流动性强,不易控制,若管理不严,人员携带火种或在馆内吸烟,易埋下火灾隐患。还有一些博物馆将部分房屋出租作为娱乐场所和博物馆,甚至开设饭店造成很多火灾隐患。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