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58处区属文物完成全面“体检” 

时间:2021-11-05 16:17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东城58处区属文物完成全面“体检”

点击屏幕,全景VR技术下,寺庙大殿斗拱飞檐一图尽览。2021年年初,东城区首次对花市清真寺、原成寿寺皇帝敕谕碑、翠花胡同27号四合院等5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动集体“体检”,形成文物监测管理资料库,一物一档基本信息。目前,文物“体检”已全部结束,5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少数文物保护单位存在险情。

“中西医结合”为文物“体检”

在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内,保存着原成寿寺的皇帝敕谕碑。这座立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年)的石碑,历经500多年风霜雨雪,整体保存完好。架设扫描仪、手持设备,“文物体检”机构——北京未名文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马赫和同事们对皇帝敕谕碑进行了三维数据采集。

数据运算处理后,一座与实体碑几乎一模一样、三维立体的皇帝敕谕碑呈现在电脑上。碑的长宽高、倾斜角度、甚至裂缝尺寸都十分明晰。“这相当于给石碑建立了数字档案和‘病历本’,为接下来的保护利用等提供支撑。”马赫说。

“这次‘体检’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既有‘中医’的‘望闻问切’,又有‘西医’的技术手段。”东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针对以木结构为主的四合院,通过查看梁架、屋檐是否有水渍来判断其屋面渗漏情况;对于石碑,则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专业技术设备,进行数字化采集、辅助分析文物病害情况。

VR技术建立数字全景档案

此次“体检”还通过VR技术建立文物数字全景档案,不仅能全方位分析记录文物的本体与环境,也能够通过数字化沉浸的方式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远程观赏文物。

位于崇外街道西花市大街80号的花市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北京著名的清真古寺之一,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马赫和同事们采用了全景VR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礼拜大殿、上谕亭、重修礼拜碑记碑和上谕碑进行了数据采集。

在全景VR技术下,可以远程“云游”花市清真寺,从室外到室内再到空中全景,完整真实地还原了花市清真寺的结构样貌和环境风貌。通过科技手段,丰富了文物展示与活化利用方式。

将根据风险分类施策保护

此次“体检”的5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都有专属的“病历本”。东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城区已完成全区5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汇总分析,编制了风险评估报告白皮书,并将“病历本”等数据同步云端管理,形成了一物一档基本信息、一物一份“病历本”、一物一套VR数字全景档案等的文物监测管理资料库。

“‘体检’显示,少数文物保护单位存在险情问题,相关风险点信息已经纳入台账,今后将定期进行监测对比。”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将基于此次文物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有序推进,实现东城区属相关文物的动态化监测管理。 (李瑶 王慧雯)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