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瑰宝惊艳亮相第三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
东台发绣、大丰瓷刻、钱氏木雕、洋子面塑、北龙港剪纸……文化瑰宝云集盐城国际会展中心,引领人们穿越时空,对话非遗。10月29日上午,在此开幕的第三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
美丽盐城,盛会如歌;美丽盐城,激情洋溢。第三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以“畅通产业循环,开放合作共赢”为主题,重点展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最新产品,同时安排了丰富的交流内容和配套活动,10月29日至11月2日5天里,各类精彩活动将轮番上演。在中韩贸易展区,记者见到这里特设盐城非遗馆,众多非遗佳作走出“深闺”,惊艳亮相,集中展现盐城精湛的民间技艺及深厚的历史根脉,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东台发绣
东台发绣起源于唐朝,距今1300多年历史,以发作线、以针为笔,绣成的工艺美术品具有用料奇特、耐腐防蛀、质感强烈、永不褪色的特点,被誉为“天下一绝”。经历代工匠传承创新,发绣由原来的“墨绣”“单面绣”发展到“润色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作品感染力和观赏价值不断提升。
此次博览会展出由嘉丽发绣艺术馆制作的《姑苏繁华图》《五百罗汉》《货郎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各类双面发绣作品。顶尖非遗大师指尖飞针、青丝入画,更是吸引众人目光。
大丰瓷刻
瓷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大丰瓷刻以刀工精致、线条流畅、意境深远和人物雕刻惟妙惟肖而著称,被工艺美术专家、文化学者喻为“瓷器上的刺绣”。其代表人物陈银付创作的瓷刻作品,屡次在国内外获大奖。
此次展会上,非遗传承人陈银付带来精心制作的《一个真实的地方》《旭日东升》及巧雕湿地精灵系列瓷刻作品,让观展者大饱眼福。
钱氏木雕
现任非遗传承人钱万春研创木雕工艺三十余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盐城木雕技艺。钱氏木雕种类繁多,木浮雕富有立体感,形象生动;圆木雕造型鲜活自然,刀功细腻。
钱万春此次携带《九龙戏水》《丝绸之路》《悟》《清明上河图》等精品佳作参展,并现场展示混雕、剔地雕、线雕、透空雕、贴雕等雕刻技法,其精湛技艺令人叹服。
洋子面塑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洋子面塑主要以真人肖像、古代神话等为题材,作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将民间艺术与现代美学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新派面塑。
非遗传承人许根洋此次带来《门神》《关公》《福老虎》等面塑作品。他还现场展示面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来宾现场学做面塑,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北龙港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纸张为载体,借助丰富的想象与灵感,通过剪、刻、撕等手法,塑造出各种质朴无华、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并将剪纸作品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
北龙港剪纸继承了民间剪纸这一传统工艺,它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借鉴扬州剪纸艺术,不断实践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创作出无数充满时代气息的剪纸精品。此次博览会展出《一个真实的故事》《鹤乡谐趣》《海风盐韵》等剪纸作品。这些精美作品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展示了新盐城的生态之美,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记者了解到,中韩国际时尚周当天也拉开帷幕,将跨界互融做到极致,将现代服务业中的服装时尚文化和文旅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整合盐城的自然遗产湿地文化、丹顶鹤文化项目资源,以时尚的表现形式,对外输出盐城的文旅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积极、前沿的生活态度。
倪玲 记者 陆荣春文/图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