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非遗活态继承中的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1-10-30 21:0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近几年,省刺绣行业协会的传承人老师们陆续走进青海大学 、青海师大二附中、青海民族大学国际学院、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新宁路小学、西宁二中、西宁七中,朝阳小学、城北区博雅小学,城北区友谊小学,城北区双苏学校,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古城台小学,贾小庄小学,花园小学、平安第三小学进行二课堂的传承授课。把“非遗进校园”作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学校非遗课程的开设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既让学生体会到了非遗项目绝佳的技艺,也传承了伟大神圣的民族精神,是德育、美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学生通过课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内心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让他们学会了做人。

非遗课程进校园的施行有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

非遗课程进校园,能有效的拓展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向,是学校开展丰富教育活动的保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学校非遗课程的开设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既让学生体会到了非遗项目绝佳的技艺,也传承了伟大神圣的民族精神,是德育、美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课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内心的文化底蕴,非遗课程进校园的施行有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