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故事简介
望梅止渴解释为眼望梅林,流出口水而解渴,望梅止渴故事中讲的是主人公是曹操。
望梅止渴的故事起源于《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故事是在曹操第三次讨伐吴国的时候发生的。
望梅止渴的故事简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现在清楚了吧。曹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还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他大兴水利、扩大屯田、安置流亡人口,使当时的社会逐渐稳定并促进了经济发展。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