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让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1-10-28 21:18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新福建客户端

10月27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以《顺昌:让老非遗焕发新活力》为题,报道我县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促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展现新活力。全文如下:

“这是我剪的蝴蝶,多漂亮呀!”26日,闽北剪纸(顺昌)非遗传承人、顺昌一中课后延时活动辅导教师黄丽萍,正在教学生剪纸。

顺昌剪纸具有典型的南派剪纸技法特色,以精细见长。表现形式上运用水彩颜料点染或套色拼色作为剪纸背景。2018年,闽北剪纸(顺昌)入选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扩展项目。黄丽萍作为闽北剪纸(顺昌)新一代传承人,潜心钻研剪纸技艺,并巧妙运用到文创及生活中,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促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展现新活力。

近年来,顺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查阅文献、实地取证、整理分类,共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名。其中,“齐天大圣信俗”和木拱廊桥营造技艺(顺昌)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顺昌建县千年,多元文化包容并蓄,齐天大圣信俗文化源远流长,源于唐宋,盛于元明,现存丰富多样的物质遗存和多彩多姿的民俗形式,顺昌大圣祖地、祖山、祖庙、祖身“四祖文化”得到台湾及东南亚信众的普遍尊崇。2011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顺昌齐天大圣信俗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拱廊桥营造技艺(顺昌)也是一项省级非遗项目。木拱廊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它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品类,被誉为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顺昌现存30余座。闽北木拱廊桥工艺特色鲜明,营造技艺美观实用且稳定性强。2017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木拱廊桥营造技艺(顺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顺昌竹木工艺画,源于宋朝宫廷装饰画。以竹笋壳、杉木为主要原料,以桃胶、柏芷(中药)、朱砂、青金石、孔雀石等为辅助材料,制作工序十分复杂,需先浸泡、熏蒸、漂洗、整平、熏烫,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结合温度变化,对熏烫部位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经剪、裁、印、贴等工序,制作出古朴典雅、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十分罕见,具有收藏价值。2018年,南平市人民政府将顺昌竹木工艺画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县将进一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增强传承活力,焕发永恒魅力。”顺昌县文旅局局长林艳表示。“同时,我们还联合喜马拉雅平台推出‘顺昌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节目,通过空中桥梁,讲述顺昌非遗文化,传承顺昌文化基因。”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作者:徐华山 高立平 林禧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