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首个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展再获奖
10月25日,记者获悉,“巧手赋新生——焦作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展”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优秀活动项目”。这是该展继被评为省优秀主题展后,再次获奖。
该展有啥特殊?
今年7月1日,“巧手赋新生——焦作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展”正式亮相,现已接待参观者近1万人次。此次是焦作市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个以文物科技修复为主题的展览,展出的149件文物均为近些年来通过文物科技修复重现光彩的“焦作重器”。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文物多为窖藏文物,也有祭祀遗址、墓葬出土文物。所谓窖藏,是在埋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性能良好的贮藏方法。窖藏文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弱导热性和干燥土壤的绝缘作用,以达到比较适宜的温度,可以更好地保存文物。1989年,在嘉禾屯出土的一批41件(套)窖藏铜器,是焦作市重要的窖藏文物,其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至魏晋时期,出土铜器品类丰富,大致为容器、生活用具及兵器三类。
在展出的149件文物中,元代车马仪仗队可谓明星中的明星,其于2007年在中站区东王封村元代怀孟路总管、忽必烈御医靳德茂之墓中被抢救性发掘。此次展出了其中的80件(套),包括彩绘男俑53件、彩绘女俑17件、马俑6件、驭马俑2件、车马俑2件,高均在31厘米至37厘米。
据了解,2007年以前,文物修复在焦作市文物保护工作中尚属短板,市博物馆也未有文物修复的专职人才。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2012年,市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成立。迄今为止,市博物馆已修复馆内文物400余件(套)。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