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在京举行
追忆火红年华 弘扬“三线精神” 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在京举行
易凯主持 申积军 王红芯 彭佳等发言 张正红致辞 黄正富李群林出席
十月香山秋正浓,《火红年华》结“硕果”。10月20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在北京市广电国际酒店举行,来自全国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三线建设主题大型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的主旨内涵、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追溯主拍摄地攀枝花的辉煌历史,追忆火红年华,弘扬“三线精神”,展望新时代攀枝花的美好未来。
当天14时许,北京市广电国际酒店宴会厅热闹非凡,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嘉宾陆续入场落座。宴会厅外,摆放在展台上以《火红年华》为主题的攀枝花三线文创产品和“攀果”吸引众多嘉宾关注、讨论。
14时30分,研讨会正式开始。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王红芯,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佳出席并发言。
中共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出席并致辞。
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正富、攀枝花市政协主席李群林出席。
电视剧《火红年华》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企业为故事原型,讲述了一群忠诚坚定、理想高远、热血澎湃的年轻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金江,抛洒青春热血,勇于牺牲奉献,把一片不毛之地建成工业新城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该剧于今年9月25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目前32集已全部播出完毕。该剧一经播出就引起热烈反响,多次荣登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排名第一。
研讨会上,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刘萌,攀枝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海代表出品方分别发言;《火红年华》原著、编剧革非,总导演王文杰代表主创方分别发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节目综合评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志,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会长武力,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人民日报》文艺部理论评论编辑室副主编任姗姗,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徐海龙,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等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电视剧《火红年华》通过全景式还原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从发展到崛起的过程,重现了三线建设那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题材新颖、人物鲜活、叙事紧凑,是新时代中国工业题材电视剧的标志性作品。该剧深刻诠释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使全国各地观众对三线建设历史特别是攀枝花开发建设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充分发挥了影视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传承“三线精神”、接续奋进实干的“火红”热情。
张正红在致辞时代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向指导帮助《火红年华》拍摄、播出的中宣部、广电总局、央视总台和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等单位,向全体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向所有关注《火红年华》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国家三线建设忘我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先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视察时指出,“三线建设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四川,这些都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财富,要用好这些基础”。攀枝花作为全国首批资源开发特区,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当时,这里汇聚起了如剧中夏方舟、秦晓丹、陈国民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建设者,他们在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创造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将“呆矿”变“宝藏”、突破“地质禁区”建成成昆铁路、在2.5平方公里坡地上建起“象牙微雕钢城”等世界奇迹,用智慧、鲜血乃至生命演绎了精彩的火红年华,创造了英雄的火红年代,共同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怀念、传承弘扬。
张正红说,当前,我市正聚焦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总目标,积极构建攀枝花市域“内圈”、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圈”、国内国际“外圈”“三个圈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绿色低碳“三大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勇担国家使命。攀枝花事业的接续发展,需要“三线精神”的滋养激励,更需要社会各界朋友的参与支持、鼎力相助。借此机会,我向大家发出英雄攀枝花的“火红请帖”——如果您有志于发展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请来攀枝花;如果您有意开创先进钒钛材料产业“蓝海”,请来攀枝花;如果您期望在新能源领域大显身手,请来攀枝花;如果您倾心于高端精品特色农业,请来攀枝花;如果您既不投资也不创业,只想来晒晒太阳、吃吃“攀果”、放松心情,请来攀枝花;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朋友想生二孩、三孩,也请来攀枝花!
申积军表示,《火红年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讴歌了党、讴歌了祖国、讴歌了人民、讴歌了时代英雄,展现了新时代工业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情怀和担当。这部剧中,“三线精神”的光辉充分照耀在平凡而生动的建设者身上,他们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当代的年轻人。《火红年华》用生动鲜活的艺术创作铭记英雄岁月,这既是一部恢弘的工业史诗之作,也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大三线青春赞歌,新时代需要这样的主旋律作品,引领当代年轻人接续奋斗,成就中国工业的辉煌未来。
王红芯说,《火红年华》得到了多方力量的聚力扶持,探索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路径,彰显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导向,丰富了主旋律电视剧的表现手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对重大文艺项目进行政策扶持和产业支持,支持有实力的电视剧制作单位、创作生产团体到四川落户,提升重点电视剧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注四川,我们将以明德引领风尚,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共同努力推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扛鼎之作,共同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彭佳表示,《火红年华》是四川省整合各方力量打造的一部力作,该剧集合了各路精兵强将,以“工业会战”的方式进行了“文艺会战”,以好本子好团队好平台确保这部精品电视剧的诞生。《火红年华》是以“三线精神”为核心价值指导拍摄的,所有参与者都怀着对三线建设历史无限的崇敬之情进行创作,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英雄风采。《火红年华》必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弘扬“三线精神”,用文艺来展现火红而美丽的攀枝花、展现火红而美丽的四川、展现火红而美丽的中国。
研讨会前,张正红与武力举行了会见,双方就做好《火红年华》后续宣传推介工作,更好地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深入交换了意见。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代表出席研讨会。(记者 吴禹涵)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