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个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中国都市文化界网快讯,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其中,新疆若羌小河墓地、民丰尼雅遗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3个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新疆若羌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外观为在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据考古学者初步判断,“上千口棺材的坟墓”——小河五号墓地封存了至少3000年历史。
民丰尼雅遗址在新疆民丰县北尼雅河下游地区。为汉精绝国故址,东汉属鄯善县。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2公里。房舍废墟分布于干涸的尼雅河两岸,三至五幢集中一起。地基一般用麦草、牛粪等合泥铺墁,墙壁多为红柳编成再墁泥土。室内建有炉灶和贮藏窖。出土有木制用具,丝、麻、毛织品及五铢钱等。还发现有麦、青稞、糜谷、蔓菁、羊肉、羊蹄、雁爪等食物。1959年在此发现一颗覆瓦纽炭精刻“司禾府印”印范,说明东汉在此亦开辟了屯田。此外还出土大量汉文、佉卢文木简、木牍,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是当年高昌故城居民寻求死后安乐的幽静之地,在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士。因而又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阿斯塔那古墓群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