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丰收季劳动实践活动
——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喜迎农场丰收季”劳动实践活动“
前言: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替,以梦为犁, 亲躬实操,不负韶华。
幸福来源于劳动。为了提高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劳动实践场地“屋顶农场”,农场根据不同的种植品种划分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手种植农作物,随时走这个大自然的缩影,体验播种的辛劳、成长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
四季有序,万物有时。九月,风轻云淡,秋高气爽,处处显露着收获的迹象,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契机。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广博的老师。在季节的自然转换间,农场的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生菜、小青菜……在土地上热闹地生长、拔高、成熟。二年级的孩子们在劳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屋顶农场”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
童眼看农场
脑海中还清晰的记得那一颗颗的种子握在掌心毫不起眼的模样,翻整土地、播种、浇水、施肥……一幕幕画面仿佛历历在目,转眼间,它们有的已经长得比孩子们还高了。来到农场的孩子们无比兴奋,迫不及待地想找找,在春天里,那颗曾经被自己亲手播种的小种子开花结果了吗?孩子们对农场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会儿蹲在农田旁仔细地观察,一会儿认真地寻找刚结的果儿,一会儿与同伴分享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为秋后农场丰收的景色又增添了几分热闹。
田间各拾趣
迎着秋日的暖阳,孩子们在劳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丰收大作战”。田间不断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颗大萝卜终于被我拔出来了!”“哇,原来韭菜也会开花啊,我要送给老师一簇韭菜花!”“原来不仅茄子是紫色的,它的叶子也是紫色的!”……农场变成了孩子们的“活课本”,用心感受着植物从泥土里拔出来的生命感,精心的分装着自己亲手摘的劳动果实,看着满满的收获,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着劳动的喜悦!
收获悟幸福
带着满满的收获,孩子们回到班级中,农场劳作仿佛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着在这场“丰收大作战”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同伴间互赠收获的果实,纷纷着在实实在在的春种秋收中留给他们的深刻印象,明白了农名伯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体验到了“劳动最光荣”。虽然汗珠不断从孩子的额头滑落,但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的璀璨夺目。
从黄土到绿荫,从种子到果实,从种植到收获——孩子们在劳动中开启智慧,掌握技能,收获果实,明白了劳动是汗水,是坚持,更是一种幸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从课堂育人到劳动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的路上还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相信农场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劳动光荣”的意识和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更增强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全人”这一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撰稿:刘研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