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老工业遗存风与现代时尚元素碰撞结合之美
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正式亮相
领略老工业遗存风与现代时尚元素碰撞结合之美
近日,记者从东郊记忆艺术区管委会了解到,由区城投公司负责具体施工的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项目已经完工。该项目坚持“一带四街”一体化改造,重点对东郊记忆路、建设南支路、建设南路、圣灯路四条街道的步行体验感弱、现状业态分布散乱等问题进行了升级改进。
如今,一个长约2公里的工业休闲沉浸体验街区已经开街迎客。市民漫步街区,可以在东郊记忆艺术区感受红砖拱形门与火车头绿皮车的岁月沉淀;在建设南支路品味季节交替时满路蓝花楹的浪漫;在建设南路体验“一体化道路”的时尚便捷;在圣灯路一边品美食一边赏黄花风铃木的美景。
复古时尚
打造复合功能多元体验的智慧街道
“东郊记忆周边曾存在交通安全便利性差、业态定位品质低、街道景观风貌淡等问题。为了加速商圈蝶变,构建特色街区雅集新场景,我们确立了‘一带四街’的一体化改造方案,对5.9万平方米范围实施了业态升级重塑。”据区城投公司工程一部副部长李正庭介绍,作为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项目中的示范街,东郊记忆路成为首批实施改造的街道。
记者注意到,长约570米、宽12—26米不等的东郊记忆路,同时兼顾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功能。除此之外,道路两侧还设置了很多亮点,如引人注目的霓虹交互钢琴步道、闪耀地面的LED发光字、随风摇曳的“萤火虫摇摆灯”、怀旧复古的火车头咖啡馆、粗犷硬朗的轨道踏板车坐凳……都在向路人“讲述”着东郊工业文明的故事。
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在这条科技感十足的街上,连路灯杆都与普通市政道路灯杆有所不同。据了解,这些路灯杆是配合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一体化改造专门定制的,具有独特的外观造型、颜色、装饰及功能。“路灯杆采用‘多杆合一’设计,不仅具有路灯的基本功能,还配备了LED屏、5G基站、公安天网监控、交安信号指示设施等。”区城投公司工程一部东郊记忆特色文旅街项目负责人辜林波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多杆林立”的现象,还减少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美化了道路外观形象。
在东郊记忆路的火车头广场上,一扇“门”格外引人注意,大家称它为“任意门”。“任意门”能够通过5G高速传输,将多个空间联动起来。游客可以透过“任意门”看到各地实景图像,并和当地“任意门”前的人们进行交流互动,感受“门”那边的世界,在原地领略各地风土人情。
同样时尚精彩的互动体验,还出现在圣灯路上。“5G+音乐矩阵”是植入了适合亲子家庭参与的户外音乐主题的互动设施。在游戏过程中,首先会有一段无限循环的背景音乐,市民通过跑动并拍打不同的矩阵球体,继而产生不同的新旋律,再通过5G云端后台高速合成不同的节奏,并叠加到原来的音乐中,最终创造出一段专属音乐。
活力宜居
塑造“时尚潮流+夜经济生活消费”业态场景
据介绍,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项目坚持以“一带四街”方案打造,将四条道路规划为消费场景丰富的生活型、商业型一体化街道,最终实现“四街”串联形成“一带”,呈现出老工业遗存风与现代时尚元素碰撞结合的特色街区雅集新场景。该项目分别对东郊记忆路、建设南路等4条道路进行了非机动车道重新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造了一体化道路;增设绿植,实现非机隔离、人非隔离;部分路段取消行道树,布设景观小品;引进潮流文化、户外演绎等工业文创生活类多维业态,培育了一批先锋潮人打卡地、多元文化聚集地等消费场景,以此激活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与万科天荟、龙湖滨江天街、招商中央华城街区业态的商业联动关系,共同打造出具有工业风的“时尚潮流+夜经济生活消费”业态场景。
“经过打造,现在每条街都有一种特色植株,东郊记忆路是樱花树,建设南支路是蓝花楹,建设南路是香樟树,圣灯路是黄花风铃木。”据辜林波介绍,在部分道路还取消了花池,增设了花径绿化带,海棠、木春菊、月见草、金叶石菖蒲、紫花满天星、石竹……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时尚商业街道。
同时,此次改造还结合了建筑退距、开放退居空间,植入了雕塑艺术小品,打造了可休憩、可共享的游园美学街道和慢行生活空间;对片区交通组织流线进行了优化,统一设计了符合街区整体风格的港湾式公交站,凸显了东郊地标特色,提升了出行体验。
傍晚,记者看到很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此锻炼、散步。“现在不仅路更宽了,景色也更美了。”市民黄声会在附近居住了近6年,谈到街道的变化,她感触很深:“以前非机动车道紧挨着机动车道,道路也很窄,感觉不太安全;改造后,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步行道都有绿化带隔开,既美观又安全。”
据悉,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项目改造除了针对街道断面,还重塑了4条街道的业态。项目以东郊记忆路为核心,联动了周边街道业态,打造了“时尚潮流+夜间经济”的工业风业态场景,实现了沉浸式体验文化景观带、东郊创意集市、智能交互智慧街道三者互融共生。据了解,这里未来还将引进工业文创店、时尚潮流铺、酒吧美食街、夜市经济圈、生活美学馆等新消费场景,为街道片区增添更多流量和生机。
文/图 赵霞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