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举办“红领巾学非遗”活动
8月30日,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同学们迎来了“新老师”,包括刘三姐歌谣、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南宁香火龙舞(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大罗毛笔制作技艺的广西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与该校师生就非遗传承和保护进行互动。广西日报-广西云同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共同主办的“红领巾学非遗”主题少先队活动课正式拉开了广西云“非遗进校园”序幕。
广西云“非遗进校园”活动是由广西日报-广西云发起并推进的一项重点文化传播项目。该项目旨在弘扬和传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项目在校园内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
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举行的“红领巾学非遗”活动将从本学期起,将最具代表性的广西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及学科融合课、非遗大师课、5-0.5特色综合实践课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红领巾社团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使非遗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保护和传承。
启动仪式上,广西日报新媒体部主任、广西新闻网总编辑宋春风,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党委副书记梧革先后致辞。南宁香火龙舞(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代表性传承人周建孟携青秀区长塘镇芭蕉香火龙队25名成员、宾阳大罗毛笔代表性传承人罗儒供、刘三姐歌谣代表性传承人韦知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团体负责人杨云东等人为师生们演示了相关非遗技艺,为学校师生送上了一场丰富的非遗文化盛宴。
今年以来,广西日报-广西云经过精心策划,在全区14个地市深入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和采访,先后推出“爱上非遗”系列报道及筹划“跟着大师学非遗”“线下非遗课”“非遗文创”等系列“非遗”活动,通过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段,积极推进广西“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