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依曼:为主旋律歌剧创作打开新窗口
为主旋律歌剧创作打开新窗口
现实题材剧目因必然聚焦当下,在表现形式上自然很难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对观众而言,这既是易于进入戏剧情境的“蜜糖”,又是会造成审美疲劳的“毒药”,因此,对剧目风格样式的把握及突破,显然成为我们亟待关注的重点。
纵观此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剧《张富清》,以音乐会版歌剧的表演形式,为主旋律歌剧的创作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如何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展现张富清老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感人事迹?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从战场到职场、到家庭多重的地域更迭?如何能够打破歌剧就是体量大的“魔咒”,让剧目在首演之后依旧能“轻松上阵”,说走就走?大胆确立音乐会版歌剧这一形式,是《张富清》主创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迈出的第一步。
充分运用乐队和合唱,是音乐会版歌剧的首要任务。让乐队成为甚至代替舞美装置,构成舞台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隔并连接前后表演区,使有限的空间无限延伸。让合唱队成为“角色”的代言人,唱人物无法直言的事,抒人物抒不尽兴的情。然而,风格样式的塑造非二度创作一己之力,还需要编剧在创作伊始精心铺排编织。该剧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从主人公复员退役开始,纵向展开其在人生的几个不同阶段的选择和奋斗历程,运用闪回的方式,勾连战争场景与现实生活,使符合情感逻辑的场景转换与自由灵动的舞台调度深度暗合。
谷依曼(作者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节选自中国文化报《戏剧舞台艺术风格新探索》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