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教学薪火工程成绩显著 

时间:2021-07-14 17:19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太原非遗

非遗进校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常识,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内容。2017年,原太原市非遗保护中心,现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太原市文化馆)正式启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教学薪火工程”坚持至今。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特别是2021年春节以来,局抖音平台开展了“并州非遗抖动新春”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市100余个非遗项目,播放量高达2100余万次。在此推动下,太原非遗的社会知晓度明显提升,人们了解非遗,学习非遗的热情大幅提高,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受欢迎。

联合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结合中小学生兴趣特点,编排晋剧绝活专场展演,前往新建路小学、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山西通宝育杰学校、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太原维刚中学、太原知达常青藤中学、孟家井学校、享堂小学、长风小学、滨河小学、东社小学、东岗小学、太原市杏花岭区第一幼儿园等十余所中小学进行演出,观看受惠师生5000余人次。

与中小学校长期合作开展非遗常态化教学工作,培养小小非遗传承人。组织莲花落、剪纸、软陶、民歌、古琴、面塑、折纸、板笔画、绳结、风筝制作、形意拳、快板、太原锣鼓、晋剧、高跷、皮影戏、傅山拳法、形意拳等20余项目40余传承人走进新建路小学、新建路小学富力华庭校区、东岗小学、小东门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东社小学、东华门小学、北格镇小学、万柏林科技实验小学、迎泽区第四实验小学、杨家峪淖马小学、大南关小学、青年路小学、滨河小学、桃园小学、清徐职业中学、清徐实验小学、清徐柳杜小学、清徐永兴实验小学、清徐马峪寄宿制学校、清徐代李青小学、育英中学、万柏林实验中学、进山中学等20余所中小学开展常态化课堂教学活动1000余课时,受惠师生3万余人次,做到了非遗课程循序渐进,课课有新内容,堂堂有新作品,使非遗进校园传承活动更具体更长效更有意义。

打造了一批特色学校:晋剧特色学校(新建路总校)、莲花落特色学校(山西省实验小学)、太原锣鼓特色学校(万柏林区实验中学)、风筝制作特色学校(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跷特色学校(清徐代李青小学)等,提炼出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教学经验,并向全市各县区推广,反响热烈。

为使非遗进校园“能够走进去,也能走出来”,我们还摸索出“非遗+研学”的路子,既要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来,也要请学生走出校园去。在小窑头非遗文旅小镇、刘家堡非遗小镇,我们选取适合学生游学体验的非遗项目,如古琴制作、太原锣鼓、漆器制作、剪纸等,结合学生特点优化研学体验,形成非遗校外课外兴趣教学;邀请学生小记者们参加非遗相关的展览活动,如年俗非遗展、传承人抗疫作品展、珐华琉璃展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激发学生的爱好,培养一批学生非遗小传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提升群众文化自信,我们责无旁贷。今后,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太原市文化馆)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将继续与全市中小学校携手并肩,以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为己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形成人人爱非遗、人人懂非遗的良好局面。

文:冯丽娜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