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举办 

时间:2021-07-14 17:18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西固区文化馆

7月13日,由西固区文旅局主办、西固区文化馆承办的“体验非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举办。 

西固区文旅局、西固区文化馆落实“我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的总体要求,将该系列活动与“学党史  办实事”紧密结合,精心策划了一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文化活动,将文化惠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落到实处。“非遗进校园活动”是2021年文化惠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非遗走进校园”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西固区文化馆非遗中心深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娃娃抓起。近几年来,西固区文化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国家级非遗项目京剧、秦腔,区级非遗项目剪纸和区级非遗项目面塑等纳入“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和互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非遗保护传承更深更广的影响到更多未成年人,拓宽夯实非遗传承的群众基础,让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润泽心灵的文化瑰宝。

特别是2021年创新性的策划了“非遗进校园之戏曲篇”,通过西固区文化馆非遗老师为广大师生讲述秦腔的相关知识;专业院团的老师展示经典样板戏《红灯记》、《听奶奶将革命》的片段;为同学画戏曲角色中的脸谱,让大家更深层次的了解角色和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同时还在现场增设了戏曲知识、党史知识和创文知识等方面的有奖问答,带动在校的中小学生参与秦腔文化的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月13日的活动现场,西固区文化馆联合兰州金花秦腔演艺公司的专业老师,通过给学生画脸,穿戏服,学唱段,学动作的形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秦腔艺术,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秦腔的经典动作展示和秦腔独有的唱腔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争先恐后地和演员们互动,现场气氛愉快热闹。

在演员们的生动演示与非遗中心老师认真讲解中,秦腔这种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戏曲节目,真真切切融入到在学生的眼里,在整场活动中大家都积极模仿、学习和热情参与,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

截止目前,西固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在金沟中心校、福利一校、兰炼一小和六十四中开展了四期。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