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游玩成“新常态”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原标题:预约旅游渐成旅游消费新习惯
周末,不少市民选择结伴出行游玩,与以往不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市民出游增添了许多“好习惯”,出游先预约、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不扎堆、戴口罩、垃圾不落地……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景区发现,游客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在游玩时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各景区坚持做好疫情防控、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让文明旅游的理念深入人心。
预约游玩成“新常态”
江海区科技馆是家长和孩子们常到的假日“打卡”点,工作人员余先生介绍,科技馆去年10月对外开放即实行预约机制,游客可通过“两馆一中心”等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预约。据了解,科技馆单日开放名额为上午300人次,下午300人次,休息日等高峰期常出现预约不上的情况。
上周六上午,记者在科技馆入口处看到,有家长带着小孩因没有预约未能进入馆内。“要不你先到休息室等等,等有游客离开再进入。”工作人员解释道,由于科技馆严格按照上午、下午两个时段限定门票数量,即便游客来到景区现场,如果没有预约也无法扫码入馆内。
长廊生态园的萌宠动物园、天空之镜、粉色沙滩、网红桥等网红游乐项目,在炎热天气下仍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预约购票、刷健康码、检测体温……完成流程不到两分钟,市民黄女士终于进到生态园游玩。“这实在是太方便了,园内项目更是丰富多彩。”黄女士表示,提前一天,她就在微信公众号预订6月19日上午时段门票。
近日,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也发出通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游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有游客须扫描景区专属“粤游玩”二维码进行分时段预约,填写入园人员信息,完成当前时段预约。
方便游客合理规划行程
记者发现,为有序安排错峰出行,在江门多个景区,预约制也正在和测体温、戴口罩一样成为进入必选项。有景区负责人表示,预约旅游不仅是有效的防疫手段,也方便游客更合理规划行程。
“我记得春节假期前往江门一景区游玩,光排队就排了30分钟,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人就想打道回府了。”市民胡女士说,刚开始因为疫情限流要提前预约还不太习惯,但现在习惯了,提前预约也不觉得麻烦。她表示,预约方便游客合理规划行程,现在不用一家大小苦等排队了,找车位容易了,景区里的人少了,游玩体验感也改善了。
市民王女士对预约旅游已驾轻就熟,打开文旅场馆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其合作的在线旅游平台,就可预订门票并预约参观游览时间。“疫情期间,节假日和周末以近郊游为主,及时了解景区预约情况很有必要。”王女士说。
与此同时,一些探索预约旅游的景区,则尝到了“科技加持”的甜头。据长廊生态园工作人员唐小姐介绍,实行预约旅游后,线上购票预约入园比例超过50%,游客总量非但没有下降,今年接待游客量较前两年同期均有所增长。泉林酒店工作人员卢先生表示,预约制拓宽景区门票预约渠道,线上购票预约比例超过30%,同时,预约购票可让景区提前获悉客流量的发展态势,根据旅游景区承载量对客流进行把控,制定应对方案。
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经过疫情考验,游客、市民文明旅游的素质普遍提高了。记者在多个景区采访发现,游客都有了主动出示健康码、戴口罩、保持“一米线”的好习惯,入园游览时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避免扎堆。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共设施,关爱自然生态,不留置垃圾等,文明旅游深入人心,并已成习惯。
上周六下午,记者来到梁启超故居,受疫情和炎热天气影响,游人不是很多。停车场整齐摆放着十多辆小车,景区内环境整洁、秩序井然。“请游客保持1米安全距离,戴好口罩,出示预约码、健康码,配合测量体温,有序排队进入景区,出行麻烦随手带走垃圾。”工作人员在入口处用文明用语维持秩序,并向游客宣传文明出游注意事项,引导游客自觉爱护景区环境。
记者在圭峰山入口处看到,“微信预约进园指引”“戴好口罩、测好体温、填好信息”等公告牌摆在显眼的位置,提醒游客遵守景区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此外,一抹抹“志愿红”也格外亮眼,游客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测量、信息登记、预约入园。“文明出游已成为许多游客的好习惯,提前预约、文明旅游蔚然成风。”志愿者张小姐说。 (文/图 谭国基)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