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北宋官盐考古文物在温州展出
作为“东瓯厚土·十三五温州考古成就展”的一部分,来自玉环的30多件北宋东南沿海官盐考古文物在温州博物馆与观众见面。
这也是玉环前塘垟宋代盐业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在温州博物馆记者看到,文物整齐地摆放在专柜里,主要是古代煎煮炼盐所用盐灶的各种构件,包括陶制灶壁、支座等残件。这些原本残旧斑驳的物件,配以桔黄色的背景光,顿时熠熠生辉,并透着一股神秘感。
根据残件的不同类别,博物馆在旁边相对应放置了写着简要说明的标签,以便参观者在观看时更加清晰明了。
据悉,玉环前塘垟宋代盐业遗址是2018年建设环山小学玉澜河校区时发现的。遗址发掘从2018年7月24日到11月4日,历时3个多月,发掘面积从最初的225平方米,经2次扩方,到最后的336平方米。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温州博物馆考古队共清理出2座盐灶、7个盐卤坑、1个坯料坑、1座石砌盐卤池、2个圆形大灰坑,其他灰坑8个、灰沟1条,以及数百件文物。
“你们看,这个烧土块是盐灶灶壁残块,它上面有一个小圆孔,灶里烧火,这孔是落灰用的。”
“你们今天看到的展品都是No.1,因为出土比较少,而且是第一次对外展览。”
担任临时讲解员的温州博物馆副馆长梁岩华表示,虽然跟其他类别的考古文物比较,盐业考古文物主要以生产器具残件为主,显得不太好看,但却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煎煮制盐法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继而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提供了实物佐证。
温州博物馆考古专家刘团徽当时负责前塘垟遗址的挖掘,几乎每一件文物都从他的手里挖出来。他认为,该遗址地块是北宋时期浙江四大著名官盐之一的天富北监下属的一处海盐作坊,是浙江乃至东南沿海目前发掘的唯一一处官方盐场。而早几年发掘的洞头九丘亩遗址,则是私盐作坊。
玉环博物馆馆长徐旭升表示,玉环前塘垟宋代盐业遗址文物的出土,与温州博物馆有很大渊源。通过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参展,让观众了解古代制盐工艺,了解玉环古代盐业的辉煌,进一步提高玉环的知名度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龚松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