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景区!高跷秧歌高手亮“绝活”,人气爆棚
5月5日,来自辽宁省的民间高手齐聚大洼区西安镇金球1948生态农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高跷、凌源高跷秧歌、上口子高跷秧歌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上千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
本次主题活动,是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之“非遗”进景区暨盘锦市第三届高跷秧歌展演,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办。
伴随着阵阵锣鼓,两条“金龙”翻腾起舞,“双龙戏珠”活灵活现,田庄台镇舞龙表演让现场一气氛下子热烈起来。随后,大洼区韵之潮和舞之韵舞蹈队、西安镇上口子舞蹈队、田庄台镇百合舞蹈队纷纷亮相。作为展演的重头戏,海城高跷、凌源高跷秧歌、上口子高跷秧歌的表演者纷纷拿出绝活,引得观众拍手叫好,让赋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西安镇,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海城高跷被誉为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曾在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上惊艳亮相,多次代表辽宁省到国内外进行文化交流;凌源高跷秧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伴出子”“下出子”“上打家什”,在表演风格上呈现了“美、俏、哏、逗”特点;上口子高跷秧歌素有“辽南一枝花”之称,将“扭、浪、逗、相”有机结合,融入了耍孩儿、戈戈腔等民间艺术和东北喇叭戏、二人转。
高跷秧歌表演者的跷最短的也有1米,衬着长衣飘飘的古装扮相,为人们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不少游客笑称不枉此行,他们说表演者中不乏青少年,这就是传承,相信高跷秧歌艺术一定会在传帮带中发扬光大。
活动中,还有小亮沟苇编制作技艺、周航苇画、手工香包制作技艺、辽河口海泥土陶、铝丝编织技艺、刘焕焕剪纸、面塑、朝鲜族辣白菜制作技艺等省市级“非遗”项目展示,让人们一饱眼福和口福。此外,市文化馆文化志愿者现场创作,并将30余幅美术、书法作品和50余幅摄影作品捐献给了景区,旨在让广大游客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据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促进中心非遗科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宗旨以新时代辽宁精神为引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遗文化魅力,促进公共文化与旅游资源全面整合、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不断提升盘锦全域旅游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