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带你探寻非遗壮族歌圩 

时间:2021-04-14 15:29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处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对子歌、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申报的壮族歌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壮族歌圩”保护单位资格。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