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带你探寻非遗京族独弦琴艺术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泛音演奏乐器,在京语中称“旦匏”,也叫“独弦匏琴”,流行于中国广西防城地区以及越南。
独弦琴艺术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性民族——京族所拥有的传统音乐艺术,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聚居区。京族独弦琴艺术主要包括独弦琴制作技艺和独弦琴演奏艺术。
京族独弦琴因制作材质不同而分为竹制和木制两种。竹制独弦琴,琴身采用一截粗大的毛竹筒制作,琴面钻一个穿弦小孔,内侧立一竹制琴马,琴底置一木制弦轴,插入竹制摇杆,摇杆下端横置去底的小葫芦做的共鸣筒。木制独弦琴,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胶合而成,外观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匣状,琴面宽的一端为琴首,琴面窄的一端为琴尾。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京族虽然受到了汉族、壮族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其独弦琴演奏艺术却一直保持着较为浓郁的本民族特色。独弦琴演奏具有坐式和站式两种姿势。演奏时,多将琴横置于桌子、架子或双腿上,或将琴尾置于腿上,琴头放置于地面或架子上,右手持挑棒或竹签弹奏,左手握摇杆,通过推、拉改变弦的张力和长度,以获得不同的音高。京族独弦琴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常用的弹奏方法主要有正弹法、反弹法、刮奏、击奏、点奏等。
2011年5月23日,京族独弦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兴市文化馆获得“京族独弦琴艺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