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已进入数字时代 文化遗产以云姿态呈现 

时间:2021-04-01 21:5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新网太原

原标题:中国专家:疫后文化遗产传播迎数字化剧变

4月1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在山西太原举行的2021文化遗产大众传播论坛上说“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全世界8.5万座博物馆闭馆,占世界博物馆总数的近90%,其中近13%的博物馆可能面临永久性关闭”。

安来顺认为,新冠疫情客观上让线上资源和虚拟技术与博物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仅过去一年,中国就有2000多个数字展览,总浏览量超50亿人次。众多上百、上千岁的文化遗产,用“云姿态”呈现于互联网。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在谈到《疫情下的文化传播》时表示,疫情对故宫博物院的影响显而易见,游客从2019年的1933万人次下降到2020年的358万人次,可谓断崖式下跌。依托故宫博物院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以及“云游故宫”等数字化平台,故宫博物院的传播途径始终在革新。

今年春晚,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成功出圈,让古老的中原文化夺屏而出。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介绍,《唐宫夜宴》采用5G+VR、抠像、三维、AR等虚拟技术,对演出进行二次包装,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25亿,总讨论量达108万。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谈到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直播时说道,“随着三星堆出土文物的不断‘上新’,让三星堆热度不减,最近一周三星堆博物馆的门票预定量环比上升110%。”段勇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提到博物馆已进入“数字时代”,新媒体平台为博物馆带来新活力。安来顺认为,博物馆线上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博物馆的宣传推广策略,更应是博物馆藏品和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延伸,要真正具有教育意义。

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网上观展倍受民众青睐。可以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博物馆传播方式变革,云博物馆时代正在到来。

当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等文博界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腾讯集团、快手科技、中国电信等文博、传媒、企业代表分别交流发言。 (记者 胡健)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