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非遗保护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时间:2021-04-01 21:14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襄阳晚报

3月31日,记者从市非遗保护中心获悉,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目前《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共分为22条,涉及保护、传承、宣传、经费保障机制等内容。本次条例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络,以后非遗保护将不是文化部门“唱独角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联席会议每年组织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承担;明确了分级分类保护,明确了应当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为重点内容,组织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展演工作,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本行政区域旅游形象重点宣传内容;指出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等内容。

襄阳现已建成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7项,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7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育游艺和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类别。“出台一部具有我市特色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保驾护航迫在眉睫。”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黄佳介绍,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优秀的非遗资源面临着失传或消亡的危险。同时,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也存在诸如保护经费短缺、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和专业专职人员缺乏等问题。

据介绍,《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可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查看。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有意见,请反馈至襄阳市非遗保护中心。联系人:潘越;联系电话:0710-3443130;电子邮箱:3169895317#qq.com。(潘越 张亚婷)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