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开展“非遗进校园,文化润心田”活动
2021年3月17日,靖安县文广新旅局联手靖安二小,开展“非遗进校园,文化润心田”活动,每周三下午,开设延时特色非遗课程,涉及传统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体育等四个非遗领域。
非遗课开设童谣、民歌、马灯、黑陶、铜钱、武术等兴趣班。本次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共享平台,提高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彰显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3月17日下午,由文广新旅局举行的“非遗进校园”文化活动走进靖安县第二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道丰富的非遗文化大餐。
教室里,由文广新旅局从事非遗文化的业务骨干王延红老师给孩子们讲述靖安客家童谣的发展和传承。客家童谣自元末明初传入靖安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语言浅白生动,多为三言,七言,节奏明快,韵脚齐整,每句尾字同韵,朗诵起来颇富音乐性,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的母语习得和吟唱习惯。2010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延红老师现场教了孩子们一首客家童谣《月圆月缺》,词曲简单却琅琅上口,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乐趣,不知不觉在心中播下了非遗文化保护的种子。
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非遗文化的热情,课后学生纷纷表示:上完这堂课,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增加了知识,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家乡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非遗活态传承从娃娃抓起,培养下一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争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县文旅局)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