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共有55处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名录的公布对今后的保护利用工作有何指导价值?如何讲好数量颇丰的绍兴革命文物故事,让革命文物保护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革命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柯桥区平水镇平水街与平兴路交叉口,陈伯平故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器宇轩昂”。
这处清代建筑,占地463平方米,是辛亥志士陈伯平生前居住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前后两进平屋,前设门斗,旁有侧厢,中隔石板天井,系陈伯平当年练武之地。故居内布置着陈伯平生平事迹展览。
说起陈伯平,附近的居民连连称赞。
对于很多绍兴人而言,陈伯平这个名字显得有些陌生。陈伯平是辛亥革命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命人物。他曾经与徐锡麟、秋瑾等光复会成员共同策划进行了浙皖起义。由于其英年早逝,加之长期以来学界之研究多侧重在浙皖起义的领导人徐锡麟、秋瑾身上,故对其生平与革命事迹之研究较少。
陈伯平从小“性慧,喜读书,乐闻故事”。19岁考中秀才,深受徐锡麟器重,经其介绍参加光复会,并进入大通学堂学习。1906年初,随徐锡麟东渡日本留学,后由秋瑾介绍,到中国公学任教习,与秋瑾、尹锐志等组织锐进学社。1906年11月在上海协助秋瑾创刊《中国女报》,任主编。1907年5月,25岁的陈伯平参与徐锡麟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与徐锡麟、马宗汉率巡警学生攻占军械局,与敌军相持,在战斗中牺牲。葬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55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9061件/套可移动文物。55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绍兴共有55处,占总数的9.9%。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他文保点14处。这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涵盖了故居、旧址、烈士墓等。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