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右龙“板凳龙”起舞元宵夜
2月26日,元宵节。鹤城乡右龙村家家户户齐上阵,自发舞起百余米长的板凳龙,欢度元宵佳节,吸引了周边省市的游客、摄影爱好者及当地群众前来观看。
右龙舞板凳龙始于宋朝,堪称古徽州民间技艺一绝,寓意张氏族人得上天佑护,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丰收喜庆,右龙村名也由此而得名。2007年,“右龙板凳龙”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右龙板凳龙由一节节木板连接而成,龙头龙尾过去由族长负责制作,现在由村集体装扮。龙身的每节板凳一米多长,上装3盏红灯笼。
当日傍晚时分,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鞭炮齐鸣,各家各户壮劳力身穿统一服装,扛着板凳龙前往村外新庙集合。右龙板凳龙代表性传承人张光武在庙中将蜡烛点燃,行三跪九叩之礼后,接上龙头龙尾。众人齐声呼号,一时百灯齐亮,长长的龙灯蜿蜒行进村中。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放烟花鞭炮迎接神龙带来福泽,带来安康。
在广场上,一百多米长的巨龙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响也舞出了绰约风姿,时而翻滚,时而盘曲,忽儿变成“8”字形,忽儿幻成“9”字形,场面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我来右龙拍板凳龙有好多趟了,这个龙是非遗传承,舞起来很漂亮,很壮观,也很振奋人心!”游客李惠然兴奋地说。来自铜陵游的他,早在2017年就前来拍摄右龙板凳龙了,而且每次来都要记录村民装裱龙和舞龙的全过程,他更由衷地祝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够年年岁岁幸福快乐,喜笑颜开。(休宁县融媒 盛红兵 余项羽)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