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四处古遗址设立界桩标识牌增加保护网
据厦门网消息,厦门对4处市级古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安装界桩、标识柱和标识牌。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厦门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于散落在各处的遗址有的地表特征不明显,在只设立保护碑的情况下,容易被侵占或破坏。
设置文物保护标识牌、界桩及标识柱都是有法可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据统计,此次涉及的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约82100平方米,共设置界桩、标识柱73个,文物保护标识牌16座。
附四处古遗址:
东瑶古窑址
发现于1981年,包括东瑶窑址和周瑶窑址,是厦门较早发现的南宋至元代时期窑址。该窑址规模大,烧造时间长,主要产青釉瓷器及少量黑釉瓷器,与汀溪窑址同属于同安窑系,是厦门重要的外销瓷窑址之一。
许厝古窑址
发现于1997年,是唐至五代时期以烧制青瓷为主的窑址。主要产品有青瓷碗、碟、壶、罐、灯等,多为素面,器形丰富,制作精良。该窑址是厦门地区年代较早的窑址之一,对研究厦门古代窑业技术的发展和厦门开发的历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高崎寨遗址
地处扼守厦门岛的战略要地,建于1655年,是明末清初郑成功部队屯防兵寨之一。寨内建筑今已不存在,仅南侧及西北侧保存多段石砌寨墙。寨南面中间有藏兵洞一处。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军水师围攻厦门,驻守于此的郑军协同郑军各部大败清军于高崎海上。
集美寨遗址
又称“延平故垒”等,建于1679年。位于集美学村浔江海边的延平楼(集美中学校舍)前。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5月,郑成功军部将刘国轩为加强岛上防务,受命建造浔尾(集美)寨于此,使之面临浔江海域,与禾山之高崎寨互为掎角,共守厦门岛。集美寨现存南寨门,寨门内侧旁的岩石上,有陈嘉庚嘱人题刻隶书“延平故垒”四个大字,落款“民国二十年冬”。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