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狗狗的约定》读后感——让遗弃不再发生
作者:磐安县尚湖镇初级中学 张灿灿
童年时期使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我和狗狗的约定》。这本书记叙了松松一家收养了一条小狗给它取名为“胖水饺”,它与主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但是胖水饺的欢乐时光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松松患上了气喘,由于狗毛引起的。所以松松的父母把它送给了别人。这对于胖水饺和松松都是一次沉痛的别离。自此一只可怜的小狗踏上了历程,一路颠沛流离磕磕绊绊,却不曾放弃去寻找主人的家。渐渐地,胖水饺老了,已经记不得小时候与主人的回忆,它只知道它还要寻找一条路。松松也一直在努力寻找他儿时的朋友。在胖水饺即将老死之际,它与主人终于相见了。但他却不再记得松松,松松用笛声唤醒了存封在记忆深处的回忆。
人类与动物本就是一家人,人与人之间有真挚的感情,人与动物自然也不例外。狗狗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我们,它们的世界以我们为中心,而它们亦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田。因为先天寿命,狗狗不是我们的一辈子,但对于狗狗来说,我们就是它们的一生。
现在社会中对于流浪动物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北京一位老大爷在近九年的时间里陆续收养了40多只流浪动物,大爷的善举按理来说应该得到人们的钦佩,然而却遭到很多同住小区居民的反对,原因是猫狗的叫声过于扰民、而且猫狗粪便的味道也没得到及时的清理,为此小区居民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种争执甚至在九年间从未尖端过。支持的人觉得收养流浪动物是爱心的体现,而反对的人则觉得爱心也不能干扰别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大爷在九年间始终未放弃过这些流浪动物。诚然两方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不可否认收养流浪动物是爱心的体现,这也是文明的进步。动物流浪不是动物的错,而是人类将它们遗弃!对于那些遗弃动物的人,希望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不要轻易养,这不仅是对动物负责也是对自己道德上的提升,动物的生命也是命,它们也拥有感情。
各国已经普遍将动物保护提高到法律层面,动物保护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国外动物保护立法已经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实践中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规定较晚,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也不健全,对于流浪动物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虐待流浪猫狗的事件时有发生,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根除,让遗弃不再发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人类应该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的一份子,相辅相成才能构成完整的生物链,而不是将这些动物看成是一种玩物,供自己一时取乐,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我们应该将这阳光,装进每一个人的心中,照亮这整个充满爱的世界。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