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初次品读《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是在小学,那时的我对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天真,对于书中保尔的很多遭遇都觉得不可思议,以至于看着看着,就看不太下去了。并不是没有了耐心,而是无法理解。而今再次捧起这本书,却觉得分量很重,心里有种被大石头堵住的感觉。
这本书的作者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饱受人间疾苦,但他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将笔作为武器,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这本不朽名著。同样,在作者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我收获了当年看不见的品质——艰苦奋斗。
年少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于苦海中长大,成长的道路更为坎坷,直至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还能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走出低谷,找到自己新的人生。现在再次回味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这本书的核心,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对如此顽强的革命者保尔,心中充满崇拜与尊敬。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这一代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钢铁般的意志,是靠自己顽强的毅力磨炼出来的,虽然我们不能成为保尔那样钢铁战士,但我们可以学习他钢铁般的精神!他,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会坚持到最后。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面对困难如同保尔一样,勇敢坚强,从容面对生活,并在其中不断提升自己,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出生于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像保尔一样经受枪林弹雨的洗礼,体味视死如归的壮烈,经历生死离别的痛楚;生活于新社会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在那峥嵘岁月中体会当年的点点滴滴,但我们和保尔都有同样的理想,就是为了共产事业而奋斗终生。就好像我们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找到了一盏明灯,照亮前路,指引方向。保尔坚定自己的理想且通过了重重考验,实现了他所立下的誓言,实现了他的理想,将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试问,生活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凭什么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自暴自弃?有谁可以一步登天,有谁可以不经风浪就可以成功?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古今中外,能真正实现理想的人,都必然是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人。
而今,在这青春岁月中,有理想做伴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当我遇见困难想退缩时,保尔那高大的身影便会在我眼前浮现,信心瞬间倍增。青春是张白纸,我愿以理想为笔,在上面写着无怨无悔。(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 曾泽原)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