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个长三角非遗项目齐聚宣城宛陵湖 

时间:2020-10-26 08:40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宣在线

10月24日至25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市政府共同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市文旅局承办的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我市宛陵湖畔文化广场隆重举办。

此次展览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魅力上海”“水韵江苏”“风雅浙江”“美好安徽”四个展区特点鲜明。海派黄杨木雕、上海面人赵、无锡精微绣、金陵刻经印刷、杭罗织造、萧山花边、万安罗盘、花山剪纸……非遗展品精品荟萃、琳琅满目,无不极力展现出长三角四省地域非遗风采。同时,为迎接宣城撤地设市20周年,设立“诗意宣城”展区。5大展区共展示各类非遗项目60余个。

一进展厅,首先入耳的是婉转悠扬又俏皮可爱的童音唱腔——皖南花鼓戏展台即在入口处旁。台上,9个孩子扮上戏装扮相,稚气的神情中带着认真,出色的表演赢得满堂彩,“吸粉”无数。台下,皖南花鼓戏国家 级非遗传承人杨玉屏目光不放松,随时给孩子们指导动作。她告诉宣城发布记者,小表演者都来自于她在市四小创立的皖南花鼓戏小学传承班,最小的孩子只有一年级。

在上海展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展台前,黄道婆“后人”手执棉卷,熟练地轻捻纱线,在纺车的摇动中,展现黄道婆流传六、七百年的手工棉纺技艺。黄道婆体验馆设计总监钱卫娜向宣城发布记者介绍道,作为平台,他们依托传统纺织技艺,结合现代设计,进行土布文创制作,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也算是实现了非遗项目的再生与发展。她还热情邀请大家前来体验,感受融合的魅力。

泾县油布伞、上海车墩丝网版画、浙江富阳纸伞等,也都在传统技艺展示之外,带来了富有新意的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我的产品之中即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元素,传统元素是制作工艺技术的传统,现代元素是指伞的品种及伞面材质更新迭代,一把油布伞也要与时俱进,跟进时代才能存活。”省级非遗油布伞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国民表示。

在无锡精微绣展台前,国家 级非遗传承人赵红育手中的苏绣双面刺绣异色异样,构思巧妙、意趣无穷。宋锦织造技艺市级传承人朱云秀和市民们一起,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并和她探讨起刺绣缂丝技艺手法。

“相信本届非遗特展必将进一步增进各种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非遗传承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书画院名誉院长、第五届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总决赛系列活动总策划范瓦夏告诉记者,此次非遗特展丰富了第五届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总决赛活动内容。(谭艺莹)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