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龙湖区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在实验中学举办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10月22日下午,龙湖区全体非遗传承人齐聚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与该校师生一起举行“龙湖区第七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颁牌仪式暨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活动由龙湖区文广旅体局主办,龙湖区文化馆、龙湖区非遗保护中心、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共同承办。
龙湖实验中学集会厅座无虚席,济济一堂,喜气洋洋。活动由龙湖区文化馆馆长、龙湖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庄少武主持。
列入龙湖区第七批非遗项目名录的是“潮语古文吟诵”和“手工编织毛衫技艺”。保护单位分别是龙湖实验中学和巧艺毛织厂。这两个项目被命名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分别是李楠和谢春霞。龙湖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郑晓洁出席活动并为第七批区级项目保护单位颁发牌匾。龙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蔡垂政在仪式上发言并为龙湖区第七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原生态的文化遗存。龙湖区是新兴的中心城区,传统文化积淀相对薄弱,非遗项目相对较少,但不缺少有分量、有价值的项目。截至2020年,龙湖区共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其中市级项目6个,省级项目3个;共有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名,其中市级传承人9名,省级传承人3名。近年来,龙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非遗保护中心在上级的指导下,认真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对濒危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切实担负起留存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任。
颁牌仪式结束后,龙湖实验中学风吟社的同学们为大家吟诵了古文名篇《春夜宴桃李园序》、《卖油翁》和《木兰辞》。潮语古文吟诵有着非常悠久的传承历史,用潮汕方言吟诵的古文名篇别具韵味。琅琅书声萦绕着集会厅,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之后,大家还观看了龙湖实验中学同学们的太极英歌舞训练表演。太极英歌舞融太极拳、英歌舞和潮州音乐三种非遗“瑰宝”为一体,同学们昂扬奋发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开展非遗进校园,在中小学生、幼儿中实施弘扬非遗、传承非遗,是龙湖区近年来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尝试在优秀民办中学开展大规模非遗传承活动,是继在金珠小学、陈厝合小学和特区中心幼儿园举办潮乐潮曲传承、潮汕习俗普及之后的又一力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常态,不断提高知晓度、扩大普及范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风采。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