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镇出土兽面纹铜铙被文物专家鉴定为一级(乙)文物
近日,在汨罗市长乐镇海螺山一施工工地意外出土一件完整青铜器。
汨罗市文物管理所专业人员初步认定其为商周时期的青铜铙。在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记者看到了这件铜铙,通高52厘米、铣长33厘米、鼓间23厘米,重量为33公斤。被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文物专家鉴定为一级(乙)文物。
铙(nao)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打击类青铜乐器,又称为钲或执钟,握在手中用木锤敲击,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与青铜铃相比,它无舌但形体更大。《说文》记载:“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周礼说》“金铙以止鼓”,均表明了铙是军队中用来指挥进退的器具。古代军队作战,常常以鼓为前进的号令,而当青铜铙敲响之际,鼓声停止,将士们收拢队形停止进攻。作为乐器,铙不单有军旅指挥上的作用,还用于祭祀、宴会上营造气氛。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最新发布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