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书柱老师的文学情缘(燕山童)
与孙书柱老师的文学情缘
燕山童
孙书柱,中国文化部官员(简历略)。
应该说燕山童与孙书柱老师是有文学情缘的。
书柱,文坛一柱。这一柱曾经“擎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楼宇”。一个小小燕山童,岂敢与“文坛一柱”谈“情缘”?是不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啊?
早在三十一年前,孙书柱老师曾是抚宁文联的顶级座上宾,与县领导一起担任抚宁县文联《天马》文学季刊顾问。经书柱老师牵线搭桥,《中国文化报》著名记者于文涛老师和《黄河诗报》社长主编、著名诗人桑恒昌老师同时应邀担任了《天马》顾问。这是《天马》的幸运,也是抚宁文学艺术事业的幸运。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应书柱老师邀请,为《天马》文学创刊号题词《天马莫行空,落地驰万里》(我用书名号,因为我认为这十个字就是一部厚重的大书)。
幸运!因为当时抚宁县委和县文联领导们不弃,燕山童从部队转业刚回地方就被任命为《天马》副主编,与孙书柱老师有过接触。那时,在燕山童看来是“望洋兴叹”的感觉——孙老师是中国驻外“文化参赞”,可谓“中外文化使者”。我只有仰视的份,靠不得近前。但是,在《天马》编辑部工作三年后,我离开文联到文化馆上班依然时常怀想孙书柱老师。他高挑的身材,睿智的神韵,“显赫的身份”,山童印象太深刻了,山童难以忘怀。
1992年至2014年的20多年间,我的工作多次变动,与孙书柱老师没有任何的联系。当我再次“亲近文学”时,在诗人赵永红的帮助下,我又联系上了孙书柱老师。孙老师接受了我诚恳的邀请,担任“河北抚宁作家写作群总顾问、《抚宁文学》报总顾问”。
接续的文学缘分开始了。
近五年来,书柱老师每年都会回故乡抚宁,没有极其特别的情况,我们一定会见面的。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相继又“复原了与著名诗人桑恒昌老师的联系”,同时又结识了著名诗人、《诗文杂志》主编刘筱老师,等等。
其实,文学艺术这东西,“坐井观天”“鼠目寸光”“夜郎自大”“孤芳自赏”是不行的,应该站位更高一点,心胸更开阔一点,目光更远一点,思想再深邃一点,之后“站在高山看世界”,才能“落地驰万里”。
幸甚。
孙书柱老师不嫌弃,慷慨应允、奋战后半夜为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家的变迁》作序。年过七十多岁的老人,为山童“开疆破土”,引领航程,燕山童岂敢轻视、忘怀、淡漠这种“文学情缘”?不敢,没有理由,更没有资格!
五年来,又是因为孙书柱老师热情地“牵线搭桥”,抚宁文学艺术队伍不断“上档升级”“不断壮大”“走出国门”,很多还是得益于书柱老师的“垂爱”。
幸甚!秦皇岛市抚宁区平州美术馆刘亚平女士、徐国元先生,以及张桂丽、于广明、郭丽萍、郑伟、王振强等等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情深意重”“远见卓识”,在抚宁区委宣传部、以及相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搞了一个大动作,在平州美术馆落成了“孙书柱文学艺术馆”。孙老师文学的“灵魂家园”,得以“辉煌竣工”!这是孙书柱老师的荣幸!更是抚宁文学艺术界的荣幸!还是抚宁文学艺术事业“催征的战鼓和号角”,抚宁的文学艺术必将迎来更加壮丽的明天。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艺术家们的助威、捧场!)
个人的师生情缘,扩展成了整个文学艺术界的“情缘”,不可否定的是:抚宁不愧为“人杰地灵”,贤达之士大有人在!!比如刘亚平,比如徐国元,还比如张桂丽,比如于广明,比如郭丽萍,比如郑伟,比如王振强……等等。
孙书柱文学艺术馆,必将载入抚宁乃至秦皇岛、或者是河北的文学艺术史册。
孙书柱文学艺术馆,必将为抚宁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燕山童深信不疑。
2020..09..29
作者简介:
燕山童,原名程湛馨,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席,秦皇岛市抚宁区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天马》文学季刊执行主编,天马文学网(抚宁作家栏目版主)。其主要作品:长诗集《万里长城见证》,长篇小说《家的变迁》2016年10月(第一部),长篇小说《家的变迁》第二部2019年3月等。2019年3月,因正能量文学编辑和创作成果显著,被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秦皇岛市军分区授予为“秦皇岛市优秀退役军人”。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