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突出三大特点 

时间:2020-09-25 12:50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9月24日,“匠心华韵 运河传承”流动的文化——大运河非遗大展暨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沧州市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正式拉开帷幕。

一是此次活动是服务国家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进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切实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活动形式日益丰富,交流互动持续发力,合作机制健全稳定,特别是非遗联展机制,自创办以来,每年由三地轮值牵头主办,一年一主题,一届一特色,活动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京津冀区域和大运河沿线文化软实力,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是此次活动是融入当代生活,增强非遗实践活力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行动。活动场地设在风景优美的大运河湾公园,“大运河畔话非遗”,多姿多彩的非遗与运河自然生活场景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人们在休闲观光中沉浸式欣赏、体验、品味非遗,让非遗回归生活,让运河回归人民,体现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

三是此次活动是扩大非遗消费,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促进文旅融合的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非遗既有文化属性,也有产业属性。此次活动紧紧围绕疫情常态防控新形势,通过线下传统工艺品展销、特色美食品鉴,线上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吴桥杂技大世界网上直播寻访、千年运河休闲旅游等形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扩大非遗产品消费,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非遗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和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非遗智慧非遗方案。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