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隆里古城走出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 

时间:2020-09-19 10:50 发布于:旅游频道编辑:A001  来源:杉乡锦屏

原标题:当古城遇上“生态农业”——锦屏县隆里古城走出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

“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隆里古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下次还要再来。”日前,为期三天的“2020年隆里在地影像节”在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隆里古城举行,活动吸引省内外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在这里,游客们既可以领略到隆里古城600多年的古风余韵,又能够在古城外的盛丰农业生态园体验现代农业的乐趣,夜里则住在利用古城“门第文化”打造出来的特色民宿里。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城堡隆里古城,是中国与挪威王国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和贵州省重点建设的文化古村镇之一,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隆里古城旅游业走过了16年。然而,虽然拥有诸多金字招牌,但是由于旅游业态单一,缺乏体验游项目,餐饮又不够特色,且缺乏大型餐饮,无法接待大型旅游团;住宿方面,不但没有形成特色,同时也接待不下较大规模的旅游团,导致古城旅游业多年来不温不火,游客寥寥。

“留不住游客。”古城一家旅游客栈老板诉苦,“游客来了,30分钟逛完古城,古城又没什么体验游,游客看完古城只好往别处去了,有些游客甚至都不留下来吃饭。”

“破解隆里古城旅游难题,势必要在丰富古城的旅游业态方面做文章。”隆里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丰富隆里古城旅游业态,补齐古城缺乏体验游项目和大型餐饮的短板,去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古城旁边建立盛丰农业生态园。贵州锦屏县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介绍,生态园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采摘、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与古城一道,走农文旅一体化的发展新路。

今年6月,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生态园开业。生态园由蔬菜生产大棚、生态餐厅、现代农业科普展示馆等构成,游客可以体验农耕文化、采摘乐趣和进行农业科普等。“生态餐厅可以一次性容纳1200人的就餐。还设置有小单间,游客还可以自己动手下厨。”张华介绍,这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

生态园的建立,为当地百姓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隆里村村民胡炳跃,家里有8亩土地流转给生态园,每亩土地的年租金700元;他自己又在生态园务工,每月工资2400元。据介绍,生态园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035户16979人。

同时,生态园促进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据介绍,当地农民在产业园学成现代种植技术后,可以自己种植,产业园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

生态园给古城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贵州杉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雪梅介绍,古城旅游业态得到丰富后,游客不断增加,公司又引导古城居民利用“门第文化”发展起了25家特色民宿,单天可以接待游客量200至300人左右,民宿装修既保持古城风格,又在吃和住方面下功夫。“比如,要是游客姓王,就住到王姓民宿,主人家就会把游客当成是他的宗亲,可以一起交流宗亲文化,白天又带游客去参观宗祠、古城。”林雪梅介绍,古城居民为明代屯军后裔,大多来自江南诸省,拥有诸多姓氏,古城里建有不少宗祠。

胡海清是古城里的一民宿老板,他的民宿为游客提供食宿。他的祖上是安徽凤阳人,当年作为军人来到隆里。随着古城旅游升温,他每天应接不暇,“最多的一天,游客量100多人。”他的酒店主打美食“稻花鱼”,也就是当地稻田里出产的鱼,味道鲜美,颇受游客青睐。

林雪梅介绍,接下来将会加大古城的宣传、营销、推广,并跟各地旅游社合作,把游客带到古城来旅游。同时,还会不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游客,促进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王远柏)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