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个项目分别入选“非遗进校园” 

时间:2020-09-18 13:07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2020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出炉,东莞共有三个申报项目成功入围,成绩喜人。由东莞市文化馆推荐的《东莞非遗进校园品牌化发展模式》与莞城步步高小学推荐的《莞文化寻根之非遗莞草》入选“十大精品案例”,由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推荐的《莞城非遗项目进校园》入选“十大优秀案例”,莞城两项入选。

2017年,莞城步步高小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莞文化寻根之非遗莞草”课程。课程以非遗项目“莞草编织”为主题,将莞草编织延伸到所有学科的课程中。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主动阅读与莞草相关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文学创作;在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分析不同莞草编织作品中的数学运用,尤其是几何构造的讲解和运用;在思想品德课上,结合莞草精神、莞草编织历史、非遗传承人故事,进行品德教育;在生物课上,结合莞草的生长环境、莞草生物形态等,进行生物知识和原理讲解等。通过将莞草编织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相融合,让学生更灵活地认识和运用非遗背后的文化知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与步步高小学不同,莞城英文实验小学采用的是非遗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师生通过文化探究、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学习各项非遗制作技艺,传承非遗技艺。自2016年起,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全校师生陆续开展非遗研学旅行。基于一至六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差异,学校还制定了不同的非遗活动主题——一年级走进大朗木偶戏、二年级玩转茶山公仔、三年级到东坑了解“糖不甩”、四年级石龙灯笼高高挂、五年级探秘莞香制作、六年级到高埗学习矮仔肠技艺。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硕果背后是学校对“非遗进校园”的积极探索,同时也离不开莞城街道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自2013年开始,莞城街道推出“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我们除了根据学校需求,将传统文化课程、非遗体验项目送进学校外,还积极开展非遗展览校园巡展、开展非遗讲座、举办非遗展演进校园等活动,力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莞城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方树贵表示,目前“非遗进校园”几乎走到莞城的各个小学和幼儿园,并逐渐走向常态化。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