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赞皇活用“非遗”展现文旅新活力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给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赞皇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大力开发文旅项目,以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赞皇培育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公布66项,申报成功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金丝枣酒、蕊源蜂蜜等等,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赞皇文化的积淀和赞皇民众智慧的结晶。
吱呀吱呀的原始纺车,古朴的木质转轮,不停转动的梭子……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雪琴,用最古朴的工具织就一幅幅美丽多彩的土布画卷。
7架手摇纺车和5台木结构的织布机,赞皇原村土布历经三代传人的努力,逐渐走上了正轨,由原来较为单一的图案发展到了2000多种,还延伸出了家居用品、服装服饰等六大系列。
崔雪琴还带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免费给社员提供彩棉种子,成棉后由合作社收购,统一压榨后再分发给社员纺成棉线。在她的带领下,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农民开始走上了稳定的脱贫增收路。
不仅如此,崔雪琴还搭乘非遗顺风车,抓住国家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机遇,建立了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产业园里不仅有原村土布酒店、土布非遗博物馆,同时还有扶贫就业工坊等场所。
赞皇县传承原村土布、金丝枣酒等非遗文化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让游客在漫游体验中驻足留意,在观光游览中感知文化魅力,讲好“有意义、有意思”的故事,让人们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
据悉,大会期间还将期举办赞皇文化书画展、赞皇风光摄影展、非遗土布文化展演、“梦回大唐”情景剧、“铁龙灯”、腰鼓舞、河东旗鼓表演等特色专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充分展示赞皇县的大好风光和生态环境,借旅发大会东风,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凸显老区赞皇文化特色理念,加快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变。(中新网 俱凝搏 李茜)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