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威县老土布大运河非遗展会亮风采 

时间:2020-09-07 20:53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9月5日—7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在淮安清江浦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举办,吸引了京、津、冀、鲁、豫、苏、皖、浙8省、市30个设区市110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汇聚。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通过展示传统精湛工艺及精美织品,为参观群众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在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展位前,一架小型土布纺车吸引了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我们以前就用过这种纺车。”63岁的高奶奶说,来看非遗展一下子就把她带回到了从前。该非遗项目第十代传承人高庆海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淮安参加非遗展,这种形式非常好,里运河边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人流众多。淮安市民对非遗非常有兴趣,了解得很细致。”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主要是长辈向下传授和织女之间互相借鉴,学习掌握基础的织技和别花技艺。土布别花技艺是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中繁杂的工艺,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织造形式。通过各种色线交织把代表吉祥、喜庆、丰收、富贵及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故事和书法字体织成图案,做成日常生活用品,成为一种承载文化的载体。

威县老土布以传统纺织技艺为基础,不断汇集刺绣、绘画、书法等多种工艺,把纺织别花技术由对样数线法提升到称样挑线法,将纺织别花技术由单一色彩增加到色彩多样,从视觉上变得更加美观、逼真。图案表现在纺织技艺上,显得更加灵动多样,变化多端,有别于传统纺织技艺的是在结构上的差异。

传统的纺织技术常常采用“通经通纬”的方式,纬线从头到尾全部贯穿在经线中,通过纬线在经线间穿插呈现花色。相反,多色别花技术在织造中纬线并非一贯到底,而是根据图案的轮廓或色彩变化,在一个个限定的局部往复穿行,当同一纬线抵达相同色块儿的边缘就掉头折回。而高庆海和陈爱国夫妇则创新出“通经断纬”的纺织方法,以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处理任何复杂的图案。

不仅如此,为了使其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土布被做成了各种生活用品,如服饰、背包、时尚挂件等广受消费者欢迎。

正是在高庆海和陈爱国夫妇勇于创新的努力下,在遵循传统土布纺织技艺的同时,不断开发钻研新工艺、新品种,使老土布焕发出了新风采。(威县发布 赵国华)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