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三项举措强化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对田野文物日常巡查,确保保护范围内无破坏行为,对建筑类文物进行日常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天网工程”建设,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部分区级文保单位树立了保护碑;聘请了12位文物巡查员对祝丘故城遗址、凤凰岭遗址等6处省保单位进行日常巡护;突出检查重点,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重点检查建筑主体破损情况,对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检查违法施工情况,对6家国有及民办博物馆重点检查安全生产情况,为文物保护筑起坚实屏障。
二是实施重点保护工程。对祝丘故城遗址、凤凰岭遗址、于埠雹神庙等重点文保单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实施祝丘故城遗址高台保护工程、于埠雹神庙主体加固工程、对凤凰岭遗址核心区实施保护设计,进行长效保护。已争取37万元,完成于埠雹神庙修缮;争取上级资金68万元及区级配套资金47万元,对祝丘故城遗址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
自2019年4月初,历时近4个月,完成了大学城片区、八间屋片区27万平方米的文物勘探和14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了解龙山时期聚落形态及社会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启动了革命文物保护计划,以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宣扬沂蒙精神。
三是擦亮特色文化品牌。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凤凰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科学测定凤凰岭遗址年代为距今约1.9至1.3万年。此次考古挖掘为研究鲁南—苏北区域细石器遗存的存在时间、区域适应特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研究中国北方细石器遗存具有重要价值,把山东地区细石器遗存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中国细石器文化的区域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年11月14日至15日,举办了山东临沂“凤凰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凤凰岭细石器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东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凤凰岭文化”展开了热烈探讨。会议不仅明确了“凤凰岭文化”的学术地位,还对今后凤凰岭遗址、“凤凰岭文化”相关遗存研究、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研究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广泛关注,有效提升了河东文化的影响力。
依托新四军军部旧址、朱老大红色文化旅游区等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沂蒙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全市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全国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目的地,在新四军军部旧址打造了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山东省支前委员会旧址、华东军政大学旧址三个精品展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扎实推进“八个一”工作举措打造河东党性教育崭新品牌》已向市发改委呈报,争取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文/张婧雅 审核/王家芹)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