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后良渚关注度节节攀升 

时间:2020-07-03 14:11 发布于:考古频道编辑:A001  来源:余杭晨报

“一般的博物馆总体氛围是比较暗的,有神秘感但有一点小压抑。在良渚博物院,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展陈方式,一进来就感觉很敞亮很舒适,细节非常到位,临时展厅里还展示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历程,一锤定音的画面,让人为之振奋、自豪。”近日,来自苏州的孙女士一家在良渚博物院近距离感受良渚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良渚博物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承载着良渚申遗主体展示工程、余杭文化新地标重任的良渚博物院,经过10个月闭馆改陈,以全新的手段、全新的设计、全新的策划,实现华丽蝶变。

“改陈以前的基本陈列反映的主要是10年前的考古认识。而最近这10年恰是良渚考古理念革新、进展最快的10年,此次改陈把有效解读和展示、传播最新考古成果作为重要任务,把专业的考古成果以尽量准确、简明、直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良渚博物院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介绍说。

大空间的展厅,相对自由开放的展线布局,传统展示与数字化展示相得益彰,宽敞、明快、开放、现代的风格基调,都增强了展览的亲和力和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低反射玻璃“汉氏柜”、3D打印技术、透明展品支架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对良渚文化全面、系统、科普性的解读,使原本晦涩难懂的考古学变得更接地气,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良渚申遗之路展”全景式展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背后的历程,再现了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13分钟全过程;致力于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的文创空间则推出了7大类、350余款的系列良渚文创产品,游客在参观后购买一两件带有良渚元素的文创产品,把记忆带回家,成为了群众加深文化印象最直接的方式……这些都使良渚博物院从名不见经传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摇身一变“火”了起来。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更是在短短一年之内,成为国内新晋游览热门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今年6月,“良渚小鹿”成为热搜关键词,不少游客专程赶去逛鹿苑、和漂亮的梅花鹿互动,感受五千年前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

去年7月8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城址区核心部分有限开放。一年来,公园各项配套不断完善提升,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游客争相前来打卡的网红点。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分城址区、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谷口高坝区4个片区,是体验良渚文明、感受良渚故事的实景展示地。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园至今共接待访客近50余万人次。良渚博物院年接待观众量以往稳定在40万人,2019年改陈后,当年累计接待观众量便超过百万。(良渚报道组 金晓榕 通讯员 李力行)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