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晚报:考前家长莫给孩子加压
中考和高考临近,媒体频频接到考生抱怨,“复习大多在云端,成绩基本在雾里”。这届考生认为,自己是“最吃亏”的一届。
为此,许多学校在引导为升学考试而冲刺的毕业生时,将重点放在了抗挫折教育上,学校教育学生,要坦然面对人生的困境,勇于挑战成长过程中的困难。
先是宅在家里足不出户,后来是进入一段“史无前例”的网课学习,现在又要在史上“最短”的学期里饱受学业的压力,这一届考生的压力可想而知。近几个月来,各地出现了多起中小学生因遭遇挫折而做出极端事件的情况。
虽然个案千差万别,但“受不了委屈”“扛不住压力”“走不出逆境”仍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有时,老师或家长一句稍稍严厉的批评、一次不留情面的指责,都会成为矛盾乃至悲剧的导火索。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近日提醒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心灵,说得通俗些就是不要过于在乎别人,也包括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更不值得为此走极端。”
他还告诫家长,对孩子千万别苛求,尤其是对所谓的“优秀学生”,家长一定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仅仅因为一点小挫折、小困难就想不通、想不开,甚至郁闷成疾,这主要是家长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内心。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而不仅仅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情况。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处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权利,就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旦违反了规则就要付出代价。可惜,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被许多家长淡化了。
面对可能遇到的学习上、生活上的挫折与困境,面对学业的压力、教师的责备,家长要善于唤醒和带领孩子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和委屈时,家庭就是温暖的港湾。
每个孩子天生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能给这颗种子创造出茁壮成长的条件。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