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赋彩:让传统文化触及你我生活 

时间:2020-06-14 15:27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滨海时报

敲响饱含民族惨痛历史的大沽铁钟,体验杨柳青木版年画印制,近距离欣赏国家级非遗项目“汉沽飞镲”……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滨海新区多家文化旅游场所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专项活动,将本土文化与历史特色项目在线上线下进行同步展示。

以史为鉴 文化遗产育后人

“我们希望通过鸦片战争文物陈列暨战事回顾展,弘扬这场战争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党政负责人崔志华介绍说,该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举办了“以史为鉴 铁钟鸣记——鸦片战争文物陈列暨战事回顾展”,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提醒国人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汲取鸦片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沽铁钟的复制品也在这一天被敲响。“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我国文物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和各界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大沽铁钟就是其中一件。”崔志华说。

据了解,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全程线上直播,助力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得反思,并满足观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崔志华说。

动手体验 触摸非遗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存在于视频中、图片上,也要走到百姓的身边,让人触手可及。日前,滨海新区美术馆联合天津杨柳青画社举办了“杨柳迎春——木版年画印制体验活动”,邀请到了杨柳青年画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讲解木版年画印制过程。观众在现场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导,亲身体验杨柳青年画传统工艺中的印制环节,活动结束后还可获得具有收藏意义的作品线稿一幅,加盖杨柳青专用印章。

“从即日起至6月19日,每天10点至12点、14点至16点观众都可以来馆体验,6月15日周一美术馆闭馆一天。”滨海新区美术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亲身体验能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对于传统艺术和非遗项目的认识也能更为深入。

线上+线下 尽享文化大餐

为明天收藏今天,滨海新区博物馆开展了抗击疫情见证物征集工作,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推出了《滨海新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同时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公众号上开通了多种线上投票和游览平台。“滨海新区18处独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您可以选出自己最心仪的一个。”滨海新区博物馆副馆长郑秋悦介绍说。

滨海新区文化馆也线上线下齐发力,安排了五场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分别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汉沽飞镲”、市级非遗项目“大港剪纸”“宫廷补绣”“大沽龙灯”、区级非遗项目“面人王制作工艺”。

记者 果琳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