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打造非遗常态化传承传播网络 

时间:2020-06-13 09:5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主场活动,今天(6月13日)将在鹿城区举行。市民前往五马街、禅街、公园路等处,就可饱览特色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亲身体验东瓯百工绝技,充分感受人间风物之美。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聚焦非遗在群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景区、非遗在民宿为主要载体,重点围绕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采取“网上直播+现场活动”,开展各类非遗体验、展示、交流及购物活动,让群众用更可感的方式接触、了解非遗,进而提升全社会保护传承非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行动自觉。

“非遗创艺坊”是其中一大亮点。该项目从2017年开始,由鹿城区文旅体局、温州市和乐社工服务中心共同推出。通过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对技艺及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和适当简化,并集中传授给非遗志愿者,再由志愿者分头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体验教学,让群众在动手实操中感受非遗魅力。经过几年探索实践,该区经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在册非遗专项志愿者已达519人,研发推出温州皮鞋缝合技艺等体验材料包20余款,设立体验点100余个,实现了鹿城全域覆盖。仅2019年一年,非遗创艺坊就开展体验教学1016场、参与者近5万人次。

今年疫情期间,根据人群不聚集的防控需要,非遗创艺坊第一时间推出在线课程,通过邮寄材料包、志愿者录制视频或直播授课、参与者在家边听课边体验的方式,大大丰富宅家市民的文化生活。“体验过程有意思,学到了文化知识,作品可以居家装饰,还很好地缓解了焦虑心情。”市民李达聪告诉记者,自己几位年长的朋友还因此学会了智能手机操作。同时,对部分非遗传承人进行视频直播、云上办展等针对性培训,提升他们通过社交平台和网络技术传承传播非遗的能力。

新鲜血液不足是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鹿城于2018年底创新推出“带薪学徒”制,通过向专职学习并考核合格的学徒及传承人发放一定金额补助,来加强非遗项目特别是濒危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和从业者培育。迄今,已为竹丝镶嵌、彩泥塑等6个项目找到合适的传人。

2019年开始,又以鹿城区文旅体局挂牌成立,文化、旅游、体育工作条线被打破为契机,积极探索将非遗元素植入文旅融合。如去年举办的“Feel the city非悦鹿城”非遗主题城市定向挑战赛,让充满历史感的非遗项目、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与充满时尚感的定向运动、网红打卡、自媒体达人相结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在温州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文化热。(温州日报 记者 潘秀慧 通讯员 陈晨)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