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两会:董希源 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时间:2020-05-20 13:59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中国文化报(本报驻福建记者 黄国勇 )

在准备今年的两会提案时,两年来的两件事不断浮现在画家董希源的脑海中,成为这位全国政协委员两个提案的重要缘由。

近年来,董希源一直就中国文化走出去进行思考和调研,多次提案。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中外文化交流,赴缅甸、印尼等国开展采风写生、展览交流等活动,为国画走向世界不断努力。

2018年,在缅甸的采风活动中,中国毛笔与油画笔的一次对话,引发了董希源的深思。

活动现场,中国画家的笔墨纸砚引发了缅甸画家的兴趣。他们也尝试用自己的油画笔在宣纸上作画,可刚一动笔,宣纸就破了,不甘心的缅甸画家把油画笔换成毛笔,却发现这支中国画家运用自如的“神笔”,到了他们手中怎么也不听使唤。

在交流中,董希源发现许多缅甸当地画家对中国文房四宝几乎一无所知,对中国画更是知之甚少。作为近邻的东南亚国家尚且如此,这让画了近50年中国画的董希源触动很大。

为此,在近两年陆续提交《建议实施中国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走向世界》提案与推动中国书画艺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提案后,今年董希源再次带来《关于加强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提案。

“文艺‘两新’中有许多传统文化艺术工作者,具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优势,建议有关方面吸收他们参与政府间文化交流活动,支持他们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民间文化交流,同时充分利用文艺‘两新’现有场馆资源,利用海外文化交流平台与活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董希源建议。

但是这个提案如何落地,文艺“两新”怎样更加有效地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其中有哪些困境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自身的艺术经历,经过深入调研与思考,今年两会,董希源准备了第二个提案——《关于加强支持与引导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的提案》。两个提案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同是2018年,“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在捷克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其中,一幅美妙的水墨画《蓝天下的捷克》与金秋的布拉格相映成趣,中国水墨画的传神写照与笔墨韵味表现出深沉厚重、庄严神秘的提恩教堂哥特式尖顶双塔,让当地观众倍感亲切。这幅画正是董希源应邀为此次画展创作,并永久陈列于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的作品。然而,作者却未能亲临现场。作为自由职业者,董希源不能办理公务护照。

不少国内的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调研中,董希源发现,除了出国交流,众多自由职业画家在参与奖项评比、展览演出、职称评选、文艺项目采购等事项时同样频繁被挡在门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董希源认为,今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为此,董希源提出了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对体制内外给予同等竞标的机会,为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营造平等参与的环境;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普遍缺乏资金与展览展演场地,建议设立扶持专项基金,帮助他们进行创作、出版、展览展演与采风交流活动;减免或优惠公共文旅场馆租金,协调并整合利用相对闲置的个人艺术馆、艺术中心等场地资源;自由职业者多数没专业技术职称,建议完善职称评定工作、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公平对待体制内外人才等建议。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