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梅:发现非遗之美 “剪”出多彩人生 

时间:2020-05-03 08:4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杨

“常人眼中最普通的纸张、麦秆、木板......这些小东西都是我们可以制作艺术作品的原材料!”周玉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张掖市山丹县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擅长剪纸、烙画的她,为了帮助贫困乡亲,主动承担起非遗技艺的传授任务,让山丹县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这门手艺增收致富,在发现非遗之美的同时,也“剪”出了多彩人生。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剪纸,自从1988年被招到山丹县文化馆办的书画社,我开始学习绘画、烙画、剪纸等民间工艺。1993年,被分配到山丹县烙画工艺美术厂工作。”说起热爱的剪纸,周玉梅滔滔不绝:“就在美术厂工作期间,我和几位工友一起创作的烙画作品两次蝉联甘肃省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展评会天马奖,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钻研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时间流逝,爱好逐渐变成了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剪刀、红纸、麦秆……这些普普通通的常见物,在周玉梅的手里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作品。

“1998年初,我有了把《红楼梦》故事剪成连环画的想法。”对于周玉梅而言,这个“想法”是她艺术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她沉浸在了《红楼梦》的世界里,反复研读原著,揣摩人物形象,一“剪”就是5年。

2003年,周玉梅创作的《红楼梦剪纸连环画》面世了。这套《红楼梦剪纸连环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邮政部门还发行了相应的邮资封。

“1800多个日夜,完成了506幅剪纸连环图画,总长225米、面积88平方米。”这组数据周玉梅记得很清楚。凭借《红楼梦剪纸连环画》,2005年,周玉梅捧回了“甘肃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百合花奖”银奖。随后的日子里,周玉梅创作的剪纸、烙画和麦秆画作品又连续斩获各类奖项50多项。

继《红楼梦剪纸连环画》之后,周玉梅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她大胆创新,先后创作出《金陵十二钗》《水浒一百单八将》《山丹八景》《和谐家庭》《裕固风情》及梅兰竹菊、四美图等剪纸、烙画和麦秆画作品,并将剪纸、烙画和麦秆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个性独特的艺术作品。

“看到一些乡亲不能脱贫时,我就想带着他们学习这项非遗技艺,既能让技艺得到传承,又能通过‘手艺’增收致富。”就这样,周玉梅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开班了。

“目前,工坊已经举办培训班近10场次,各乡镇约600名妇女参加了技艺培训,其中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每月可稳定增收1000至2000元。”周玉梅高兴地告诉记者,“看到这些乡亲们每月拿到‘真金白银’露出的笑容,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据了解,山丹县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目前采取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发设计+手工作坊生产+培训员工+展示展览+营销队伍”式全产业发展模式,已经研发创新出多元素文创产品20多个系列1000余种产品。同时还通过线上销售+线下制作的模式,让非遗文化与市场对接,进而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