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化”加码 文创园融入城市肌理
逛一逛创意市集,来杯咖啡,再去设计师工作室、艺术家的书房画室开一番眼界……近年来,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越来越成为青年人工作休闲的常见打卡地。迈过疫情期,绍兴市越城区的文创园区也正在逐渐“升温”,回归文创大走廊建设轨道。
初创企业孵化的首选平台
“我们是去年11月份正式搬进来的,公司设计师很认可这样的设计环境,所以工作起来效率较高,真丝香云纱的花型拿出去客户反馈也好,现在比较大的喷绘厂都会直接找我们来定图。”采蓝花型设计公司的创始人陆佳明看中了文创园自由活力的创作氛围,将创业地点选在198文创园,大家工作之余还可以休闲放松,是她最为满意的地方。
文化创意类的初创型企业,大多比较注重一个好的创作空间和发展平台。目前越城区的文创园,配套服务做的都不错。冠友众谷青创文化社区就有普惠的咖啡店、蛋糕店、城市书房,并且定期举办一些沙龙活动。越匠手造工作室从事手工皮具制作,日常是慢工细活,偶尔也需要和外界交流互通,文化社区刚好满足他的需求。入驻一年多,工作室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不少人专程赶来学习,纷纷点赞这里的环境。
“东也来,西也来,来此不分你我”冠友文创园旁延寿桥积善亭的一块古碑,冥冥之中暗示着绍兴文创大走廊建设过程中,优势企业快速培育,新兴业态快速崛起,发展平台快速形成的发展态势。
一路调整下明晰的业态
找不准定位方向,招商业态散乱,是不少文创园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冠友的文创园有过几次调整,最初是电商产业园,后来是众谷青创文化社区,发展起来总欠些“火候”。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规划为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未来园区将借力古桥、运河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打造以绍兴古城文化为核心的绍兴古城文创基地。”负责人丁淼这样规划。未来和绍兴古城文创紧密相关的企业、项目将被青睐,优先考虑予以入园发展。
群贤198文创园几年下来租户更迭,改造推进,也慢慢洗刷掉了不适合园区发展的业态。定位逐渐明晰,以运动休闲为特色业态、以创意设计和影视传媒为孵化业态,一步步稳扎稳打。目前,园区内的思博特篮球馆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场馆扩张在即,3500方的二期综合运动场已经开建。蹦床、室内高尔夫等也相继登录园区,小众运动项目也开始打入绍兴市场。近日,198的商家还发放了500份消费券,让利于民,刺激市场。
不同文化内核间的碰撞
群贤198文创园前身是一家绍兴老牌化工企业,有着别具一格的工业氛围和气息。去年,园区将桁车车间进行了改造,创E工场应运而生。记者看到整个空间是浓厚的工业风,钢筋水泥元素的保留让人有颇多的想象空间。
一楼路演中心可以举行发布会、承办小型展会等活动,二楼众创空间入驻了不少初创型企业,创业创新氛围十分浓厚。群贤198总经理山珊表示,文创园要做好服务,更要做好文化传承,包括工业文化。她透露,今年园区打算对炉房、烟囱等遗迹进行改造,把工业发展中颇具时代特征的东西原汁原味陈列出来。
冠友众谷青创文化社区则要建“绍兴古桥传承文化基地”,做足桥的文章。目前园区已经与茅以升中国古桥研究和保护委员会、绍兴古桥研究中心等合作,计划开办古桥民间博物馆、微型桥模展示馆。通过深挖古桥文化,搭建研究平台,进一步推动古桥保护和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越城版块打造“古城、水城、创城”的发展思路,为文创产业稳固文化根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除此之外,鉴湖水街壹号文创园打造“庙会”文化符号,规划建设绍兴“城隍庙”,迎恩门风情水街开街成为翻版“太古里”……文商旅融合的文化也在慢慢发酵。
越城区委宣传部文化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越城区共有规上文化企业72家,其中今年新增18家,规上文化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3.9%,居全市第一。已建(在建)文创园区9个,入驻各类文化企业超700家。随着越城区文创园多点开花,不同文化内核的碰撞间,高水平宜居宜业宜游文创名城正在逐步成型。
(原标题《给“文化”加码,文创园正在融入城市肌理》,原作者傅偲艺。编辑孙良)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